从“啃老族”的英文翻译说起
近年来中国有一个流行词语“啃老族”,意思大家都明白,翻成英文却有点难办。直译过来的话,Elderly-Devouring Young Adults似乎最为贴切,我在一篇四六级英语作文范文中看到过类似的译法。这个说法英语国家的人们看是绝对看得懂,听起来则有点费劲,但是最多说上两遍人家一定会明白你的意思。如果要用地道英语来说的话,有一些替代方案,意思当然不可能与汉语完全一样,但是也算比较接近。一个说法是“NEETs” ,它由英文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的主要单词首字母组成,在西方国家教育界特指那些年龄大致在16到20多岁之间,没有接受完整的初等教育,没有工作,也不去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需要社会和教育部门特别加以关注。汉语把它音译为“尼特族”,也有人把它转意为现在流行的啃老族。这种说法的问题是,现在主要存在于中国城市中的啃老族,绝大多数不仅完成了初等教育,而且相当多还上了大学,不大符合NEETs的基本定义。
另外一个说法要好一些。近年来西方国家因为经济不景气,在就业问题上年轻人受到的冲击超过其他族群,导致一些人在成年离家后又不得不返回父母身边,住房和一日三餐较为稳定牢靠,少数人还可以在这类开支上多少得到一点帮助。在英语世界人们把他们叫做Boomerang Generation,直译过来可以叫做“飞去来族”、“回旋镖族”或“回飞镖族”等,取决于如何翻译那种源于古代狩猎用品的玩具,如果意译的话,一般叫做“归巢族”。
拿归巢族类比中国的啃老族,虽然比尼特族更加贴切,然而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个是中国的啃老族不一定与父母同住,而且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归巢族与父母在经济上的关系多数仍然是相互独立的。
自从二战之后,美国在大萧条时代建立起来社会保障体系开始显现效果,绝大多数老年人不再需要子女赡养,年轻人也在美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当中受益,更加容易自立,传统的大家庭向核心家庭(由父母与未成年子女构成)转化,以致后来单身和单亲家庭越来越多,还出现丁克一族等新型族群。这当中经济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年纪大了因为社会保障金和退休年金而老有所养,贫困的单亲家庭有过得去的社会救济,而那些单身或丁克族则更愿意以自己的能力和收入过他/她们牵挂最小化、自由最大化的潇洒日子。
正因为这种社会心态的变化,使得那些在经济衰退时首当其冲的年轻人,即便从实用角度出发搬回去与父母同住,绝大多数仍然坚持要自食其力,父母也不把归巢的子女作为经济上的负担,至于想要老父老母外出打工,自己在家游手好闲,甚至让老人拼死拼活攒钱为自己买房买车,要不是外星人就一定是脑残。
据美国普查局去年年底发布的《2011年美国家庭和生活安排》(America’s Families and Living Arrangements: 2011)调查报告,对18到24岁和从25到34岁的两组年轻人来说,从2005年到2011年住在父母家里的比例,除了后者里面的女性短期内有过下降之外,一直是在上升。其中25到34岁的男性从14%增加到19%,女性从8%增加到10%。而18到24岁的男青年从53%增加到59%,女青年则从46%增加到50%(在统计这个年龄段的居住状况时,把所有大学生包括住校生都算作与父母同住,因此比例会这样高)。
皮尤研究中心今年2月9日发布的报告与普查局的数据相当一致。皮尤中心的研究是基于他们去年12月中的一项调查和劳工部统计局的报告。该项研究显示,2010年18到24岁的青年人就业率只有54%,是自1948年开始有这方面的统计以来最低的一年。这与全部成年人的就业率(69%)相比,差别也是最大的一年。更进一步,在过去5年间,这一组人群的全职周薪下降了6%,比任何其他年龄段降低得都要多。
在这种情况下,受调查的18到34岁之间的成年人有24%说他们搬回到父母家去住,其中四分之三以上是因为目前的经济状况使得他们不得不这样做。即便是在这样的不利情况下,大学毕业之后的年龄段(25到34岁)在经济上完全不依靠父母的超过40%,基本上不依靠父母或得到少许资助的各占20%左右,只有不到18%需要父母较大的帮助。
美国普查局《2011年美国家庭和生活安排》显示年轻人与父母同住的比例近年来基本上是在上升
皮尤中心的研究还表明,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年轻人对自己的未来抱有信心,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表示他们在条件改善的时候会搬出去自己单过。皮尤中心的调查没有涉及年轻人是否要依靠父母买车买房的问题,我估计大概是因为这不是一个适当的问题。
说到这里,我还是吃不准到底应该怎样把汉语的啃老族译成英语。大概这就是所谓文化的差别吧。
看了LZ的帖子,我只想说一句很好很强大! 这年头,不啃老,就每天啃面包吧。 有同感{:4_112:}{:4_11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