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伟 发表于 2012-12-6 14:01:25

中纪委: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 正接受组织调查



  据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环球时报社评:官方应与微博竞争反腐公信力

李春城
  昨天网络上大量消息称,四川省委副书记、十八大中央候补委员李春城已在接受中纪委调查。几乎与此同时,兰州市市长袁占亭被网曝戴过5块名表,甘肃省纪委迅速表示已在核实相关情况。有媒体欢呼十八大后的“反腐风暴”已然形成。

  然而李春城的事情直到昨晚本报截稿时,官方没提供一个字的信息,官方对微博揭露袁占亭的表态倒是很快,让人感到微博的特殊力量。

  反腐败新闻是当前中国民众最关心,也最容易引起轰动的信息,而官方通常把它们列入“敏感信息”之列,对官方纪检系统揪出的腐败案每每搞“报道延时”,“低调处理”,给人以遮遮掩掩之感。

  互联网也在反腐,从微博爆出某个官员腐败线索的那一刻,一切都公开透明。在爆料被验证的过程中,以往官方配合的迟疑和近来官方反应的迅速都清晰可见,每个案件的戏剧性进展也都和盘托出。虽然微博上经常有假消息陷阱,但每一次把贪官最终拉下马,都极大强化了微博在反腐问题上的公信力。

  微博反腐迄今揪出的贪官虽非“屈指可数”,但数量非常有限,与各级纪检机构揪出的贪官总量根本没有可比性。官方的纪检无疑仍是今天中国反腐的绝对主力,然而纪检机构经常遭到“官官相护”的质疑,微博平台则被几个公开案子塑造成“正义的化身”。

  纪检监督系统是党和政府以及这个国家“自净功能”的关键所在,它们的作用无可替代。刘志军案就是通过国家正常审计发现,并由纪检部门推动立案的。然而由于官方查出腐败案在报道方面的保守,常常给公众造成相反的印象,仿佛官方对腐败案的更大兴趣不是“查”和“惩”,而是“捂”。

  舆论中的这种错觉必须彻底打破。特别是在十八大后国家出现通过反腐败带动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动向时,对官方反腐败的公信力至关重要。

  以往“低调报道”反腐败案,有对这类案件报道多了会误导公众国情认识的担心,也有案情未搞清时不便对外公布的现实考虑,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低调报道”已经成了习惯。

  当互联网爆出“表哥”们戴的第一块表时,离最终结论还有很远。各级纪委“双规”一名官员时,虽同样与最终结论有距离,但从“双规”发生的那一刻,就完全有了向社会公开的基础和必要性。因为官员政治状态的这一转变决不会无缘无故发生,是与党纪国法紧扣的,而且这一转变对公众有强大吸引力。

  如今任何“双规”的发生很难躲过互联网耳目,官方对公布“双规”的犹豫给各种调查和爆料创造了空间,而所有这些新闻行为都意味着官方公信力的进一步流失。官方可能希望消息更准确时再公布,或者公布得“更恰当”些,但实际效果总是与初衷背道而驰。

  微博时代纪检工作的流程实际上扩大了,向公众及时公布重大案情进展成了纪检工作的一部分,好的纪检工作必须有好的新闻传播相匹配。

  我们希望官方尽早就李春城案向公众做阶段性通报,莫把在这件事上的“正义”形象再拱手让给互联网和微博,官方纪检机构一方面需利用微博信息反腐,同时也应有与后者竞争影响力的强烈意识。

  让反腐败的风暴在中国劲吹,同时应让每一起反腐败案增强民众的信心,而不是相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纪委: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 正接受组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