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在职场复活了!
本帖最后由 张玮 于 2012-12-18 15:55 编辑《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1934年6月4日所作的一篇杂文。文中阐明应该批判地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拿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正所谓“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凡是好的东西、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吸收,这应该是拿来主义的真实意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拿来主义也未尝不可。
然而,今天的拿来主义完全变了味。
我们曾为领导讲话中读出“此处有掌声”而大笑不止,我们曾为企业效益提高员工却过劳死而痛心疾首,我们甚至曾因此想发愤图强,希望有一天也成为“拿来主义”的掌控者。
于是人有了“理想”,这个理想像一个怪物,一个洪水猛兽,吞噬了纯净的心。批判地继承和借鉴不见了,拿来就用,改头换面,就成了自己的东西。所有的行动只是一次完美的“偷窃”,偷了别人的成果,掩饰了自己脆弱的心。坐享其成成为现代“拿来主义”最恰当的阐释。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职场“拿来主义”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有本事,懒得动。这种人,一般是经历了长期的磨练,对事情有总体的把握和洞察力。他们属于自己能做,但却有资本交给别人代劳的“实力派”。也就是说,有人为他效力,他自然可以交给别人省时省力,如果没人做他的帮手,他照样可以做的有声有色。对他来说,拿来主义的“拿”,只是在他不愿意或懒得动手或不值得他出马的情况下,一种权力的下放。这种人是“拿来主义”的领袖,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完全随他心愿。
与之相反,另外一种则是彻头彻尾的“偷”。自己没有能力或能力不足,只能靠别人支撑维持自己的地位,还要硬撑,装作很有实力的“伪实力派”。这一类人往往具有特别强烈的虚荣心,明知自己实力不足,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在别人面前处处装出一副有能力的样子。凡是能出出头、露露脸的机会,绝不会放过。这种“插一脚”的行为,恰恰说明其内心的脆弱,“绝对不能让人瞧不起,我是有能力的”成为最真实的心灵独白。
这类人还有一个特点,表面上看是个老好人,实际上是耍精卖乖;表面上赞同别人,实际上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做一点点事情,生怕别人不知道,总要找机会说给别人,但又故意装作是不经意间说出来的,这种行为往往引起别人的反感。
这类人一方面表现的很勤奋、很低调,一方面又故意做给人看,心嘴不一。喜欢踩着别人的肩膀爬上去,还故作姿态!别人辛苦换来的劳动成果,常常被这类人偷梁换柱变成自己的。这类人是最可悲的占有者,而非拿来主义者。做一做姿态,耍一耍心眼,不知道这种“拿”着别人的成果去邀功的人,内心是否有一种惭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