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 发表于 2013-6-24 16:33:00

一、别人的成功,你可以复制吗? 这是一个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到处宣扬着的成功唯物论,导致了到处弥漫的一夜暴富的心态也对成功学的推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大街小巷的书店或书摊随处可见的名人传记或如何教你成功的书籍,几元到几十元一本不等。如果你细心一点的观察就会发现,总有一些年轻人蹲在在火车站或者汽车站的候车大厅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捧着一本某名人的传奇经历或经典语录在埋头苦读。看他们孜孜以求的身影,自己心里不由的想,如果他们真的把这些书当做金科玉律来看的话,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离自己的职业梦想越来越远。但很多人还是为之趋之若鹜,天真的认为只要读完了这些书就能让自己的眼界和境界提高,更加接近成功。   在开始的时候我就说过,经验这个玩意,我之蜜糖,彼之砒霜。  我们每一个人刚进入职场的时候,把自己职业梦想弄得很大,而现实中大部分人却在现实这个高山前显得如此渺小。因为他们不得不面对学历不高、专业不好、能力不足和生活压力等现实的问题。大部分的人受生活和社会阅历的限制仅仅是停留在一种“成功信念”之中,想实施可以不知道怎么实施,放眼望去,那些例子中成功人士的背景和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机遇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并不具备太多的参考价值。
  如果过分的痴迷成功学,就会变的急功近利,而不去脚踏实地的生活。这与赌场上的赌博与买彩票的彩民一样的痴迷程度,同时,成功学的激励作用也不会持续很久,当“信念”逐渐散去,并且经不起心里的牢骚,迷惘的冲击,也经不起生活中同事和朋友一些言语上的冲击,最终会陷入一种更深的迷茫之中,这个时侯又会拿起《成功学》的书籍来聊以慰藉或在论坛发发牢骚,在别人的一片同情话语之中感觉似乎自己还有很多“战友”,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生活还是会恢复至以前的平静。

感悟生活 发表于 2013-6-24 16:33:52

所以,个人觉得《成功学》从某个层面来说,最终的作用更像一种“精神鸦片”,让你得到短暂的欢愉和爽快,但这种感觉是短暂的,并且容易上瘾,但是一旦沉迷于快速成功的漩涡中,就不免会因为眼高于顶而忘了看自己脚下的路。最终可能会因为成功学而一败涂地,在“困惑”的泥潭之中越陷越深,让本属于自己的成功却离自己越来越远。学习和模仿别人的成功过程及想法本身没有什么错误,关键是你如何看待和过滤无用信息的。那些写《成功学》的人很多都没亲历过成功的具体过程,而更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进行理论上的创作和杜撰,很多情节非常理想化,实际的指导意义不足。即使有些名人传记是自己写的,但是前提是在别人的帮助下多次“提炼”而成的,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神化”自己。不要全部相信上面所说的内容,因为很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被淡化或被神话了。
  因此,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来看待,这样你就不会被他们的成功经历产生膜拜,让自己更能认清自己当前的形式。最后,在实际的职场之中你可以去模仿别人,树立一个标杆,但是前提是要经过自己思考后的,哪些是适合自己的,哪些是切实可行的,不能盲目把别人的东西照搬过来。

感悟生活 发表于 2013-6-24 16:37:55

你所看到的了、听到的,哪怕是你亲自做过的,都不一定是属于你的,只有那些经过思考、分析、总结得到的,并且经过再次实践的东西,才是属于你个人的。

kitty 发表于 2013-6-25 14:49:11

人还是要情商高一点,楼主讲解得很到位!学习了。

感悟生活 发表于 2013-7-1 09:20:15

过几天写点一些工具的实际运用。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看。

邓红霞 发表于 2013-7-23 13:50:45

楼主很给力,不吝赐教,辛苦了{:soso_e160:}

王立国 发表于 2013-12-3 14:25:57

感悟生活 发表于 2013-6-24 16: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所以,个人觉得《成功学》从某个层面来说,最终的作用更像一种“精神鸦片”,让你得到短暂的欢愉和爽快,但 ...

精神鸦片,这个很赞同

薛双倩 发表于 2014-3-19 17:47:13

我的层次还是看不懂大部分内容的,但是此帖值得等待后续啊。

shanpanpan 发表于 2014-3-25 13:19:19

每个人似乎都在做点个什么,而我,好像依然在打酱油……

泠泠清韵 发表于 2014-3-26 20:55:03

{:4_112:}{:4_112:}{:4_112:}
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从行政到人力资源(原创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