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聘网,别以为你穿了马甲,我就不认识你!
本帖最后由 常人网客服小玲 于 2013-8-22 09:48 编辑如果做猎头的不用猎聘网,那你绝对是奥特曼。猎头确实火了,弄得笔者也申请了账号,成为了用户之一。对外宣称注册猎头上万、注册用户1000万,活跃用户300万的猎聘网究竟是何方神圣?它的战斗力数值几何?猎聘网究竟是什么?莫急,笔者这就带你一探究竟。
一、C小姐和L网站的相亲故事C小姐属于典型的白富美,感情丰富、三观健康。虽然身边不乏追求者,也相过亲,奈何真命天子依然下落不明,待字闺中。L网站是一个相亲网站,一位知名企业家为它站台,打出的广告语是:“精准相亲,服务高端人士”。L网站号称有海量优秀男士(Z),活跃着大量的优质红娘。C小姐抱着尝试的态度,决定在L网站上注册一个账号,在填写了非常详细的个人信息后,注册终于完成了。注册完成后,C小姐发现了L网站为她推荐了优秀男士(简称Z),她也可以通过搜索寻找Z(优秀男士)。如果C小姐对Z(优秀男士)有兴趣的话,可以把自己的信息发给Z(优秀男士)的委托方。Z(优秀男士)的委托方有H/B两种,H是专业红娘,接受所有委托。B是定点红娘,只接受熟人的委托。Z(优秀男士)的委托方收到C小姐的信息后,如果觉得C小姐和Z(优秀男士)八字和择偶条件会比较合适的话,会联系C小姐,撮合和Z的相亲见面,然后按部就班。C小姐发现了几个不错的Z(优秀男士),感觉是自己的菜,于是把自己的信息发给了Z的委托方。可是让C小姐疑惑的是,自己发出的信息石沉大海,一去不复返。自己时不时的会接到很多H(专业红娘)的电话,向她推销一些优秀的男嘉宾,都说自己是在L网站上看到C小姐信息的。虽然对很多的男嘉宾,C小姐完全没有兴趣。可是想想,有人免费推荐男嘉宾,自己也不要花什么钱,答应不答应去见面相亲,决定权也在自己手里,说不定运气好就碰到自己的菜了,于是就这样在期待中不断接着H(专业红娘)的电话。故事中的英文皆为化名,真名请参照 C=求职者、L=猎聘网、Z=职位、H=猎头、B=企业HR。读懂了这个故事,你就读懂了猎聘网的运营模式。
二、 猎聘网的商业模式猎聘网目前营收主要来源于B(企业方)、C(求职者)两方面,我们分别来看下。针对B(企业方)的收费模式,有职位发布、简历下载、雇主品牌(广告),根据服务内容、周期(月度、季度、半年、一年)组合推出了不同的套餐。有没有觉得,这样的商业模式很眼熟。没错,和传统三大招聘网站的营收模式是一样一样的。猎聘虽然也推出了意向确认、私信服务等微创新的产品,他主打的依然是职位发布、简历下载、广告这三板斧,换汤不换药。针对C(求职者),猎聘网推出了增值服务收费,比如简历置顶、群发简历、可以主动电话、私信联系猎头、HR等,有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等4种套餐。各位同学们,还记得当年在招聘网站上,查看哪些公司看了我的简历,需要付费的事情吗?
三、 拖了马甲的猎聘网,究竟是什么?开头C小姐和L网站的相亲故事,如果剪掉H(猎头)的戏,你会有什么新的感觉?有没有发现,去掉猎头的戏份,猎聘网的运营模式和传统招聘网站是一样一样的。为什么要有猎头的戏份呢?猎头为企业猎聘中高端职位,主打猎头,很清晰表达了针对中高端候选人定位。猎头的特殊身份、猎头带来的中高端职位,自然会吸引中高端人群的到来,快速完善猎聘网人才的Database,然后通过人才Database从B(企业)变现。猎头的戏份,关键是形成对C(个人用户)的拉力,让个人用户主动来猎聘报到,上传自己的简历。效果和电影请偶像大牌明星,吸引眼球、扩大观影群体的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真相只有一个,参照猎聘的运营模式、商业模式,猎聘网本质就是传统招聘网站的升级版。只不过它的中高端人才Database比传统招聘网站略高,招聘职位比传统招聘网站略高而已。或者换句话说,它是服务于中高端候选人的传统招聘网站。
四、猎聘网的幸 & 痛猎聘网是幸运的,在最合适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进入了一片市场潜力巨大的蓝海。宝洁素以强大的品牌建设能力著称,猎聘网创始人戴科彬曾在宝洁担任品牌经理的。一系列成功的宣传策划手笔,请江南春站台造势,精准的广告投放,迅速拉动了C端用户,打开了猎聘的知名度。开局不错的猎聘网,未来的道路会是一片光明坦途吗?未必!笔者之前的文章《招聘网站的五宗罪》提到,猎聘网有着天生的基因缺陷。猎聘网的运营模式,决定了它有3点基因上的致命缺陷,相信这该是猎聘网心中永远的痛。1、 虚假之上的繁荣猎头的功利性、目标性非常强,就是找到合适的候选人。在猎聘上寻找中高端人候选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搜索后的简历下载。下载简历不是免费的,需要扣除相应数量的金币。那金币怎么来?需要猎头通过发布职位来获得,或者通过回复候选人的问题、咨询等获得金币。猎聘网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猎头发布有效职位,下载合适的候选人简历,可是它低估了猎头的功利性,如同淘宝低估了假货卖家的决心一样。猎头为了快速找到候选人,会发布重复的职位信息甚至是虚假的职位信息,赚取金币,然后去下载简历。这就是为什么C小姐,投递了很多个人信息,结果石沉大海的原因,因为她期望交往的男嘉宾根本不存在。此外,由于没有精准匹配,猎头每天也会收到很多和自己职位不相关的候选人简历或者咨询,大部分猎头都会选择无视,这进一步恶化了C端用户的体验。虚假之上的繁荣,可以持续多久?2、 猎头?猎脖子!猎胸!如果把寻访中高端候选人,称为猎头的的话。猎聘网上60%-80%候选人的寻访过程,只能称为猎脖子或者猎胸。大部分中高端人群,一般都会有固定的猎头朋友。他们倾向于通过这些猎头朋友,了解行业、了解职位、换职。当然,也有优秀中高端候选人比较低调,没有被猎头瞄上。或者由于突然状况需要换职,熟悉的猎头朋友没有合适的职位机会,而来到猎聘的。笔者看来,猎聘上只有20%左右的候选人,属于中高端候选人的范畴。猎聘网更多的满足了中高端候选人、招聘网站候选人之间,介于猎头职位和普通职位之间中低端职位的招聘需求,没有解决真正的中高端职位需求的招聘。3、 缺失用户黏性针对C(求职者),猎聘网推出了增值服务收费,更多的服务于换职时的需求,倾向一锤子买卖。猎聘网希望通过猎头和C的问答、一对一的咨询等方式增强C的黏性的努力,也没有取得很明显的效果。道理也很简单,如同淘宝的物流,是委托第三方来做的,送货速度不受你的控制。猎头不属于猎聘网,服务质量自然难以得到保证。用户黏性如果不在,那和传统的招聘网站就什么本质区别,或许猎聘也没打算和传统的招聘网站有区别。
五、路在何方也许会有人说,你吐槽猎聘的问题,你有什么高招没?高招谈不上,笔者可以给猎聘提4个建议:1、整个招聘流程,包括职位发布、简历投递、简历筛选、面试邀约、面试、薪酬洽谈、入职。越接近招聘流程的后端,越接近于结果的招聘服务,对企业是最有价值的。如同猎头的服务,以入职付费,属于招聘流程的最后端,价值自然最高,收费也最高。所以,可以根据B(企业方)需求的不同,推出定制化的招聘产品。按效果付费,会是今后招聘的趋势。2、吸引更高端的C用户,通过更有效的方式提升用户黏性。3、开发精准匹配系统,提升招聘效率。4、更好的机制,激励和约束猎头,提升C端用户的体验。那具体怎么做呢?有没有更详细的行动指南?想知道的请联系我的助理,沟通下咨询费的事情:) 哈哈!笔者很聪明。对猎聘的分析也不无道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