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网

标题: “劝儿进国企”中的变态母爱 [打印本页]

作者: 荆东平    时间: 2012-3-20 00:40
标题: “劝儿进国企”中的变态母爱
57岁的母亲,3年10次来重庆,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劝儿子回河北老家,到国企端个“铁饭碗”。27岁的儿子在母亲的“折腾”下,多次逃离,女友分了、工作辞了、手机关了。
面对这出“劝儿进国企”的荒唐剧,很多人在讨论“是否应该选择体制内就业”。然而这根本不是关键,这位母亲在事件中表现出的变态母爱,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认真剖析的。

一:如果国企真的更好,儿子就该去?
为什么很多“成功者”感觉活得没意思

心理学家收到一封读者来信,是一个男孩写的,他高三,正准备出国。他的家庭条件非常好,但是他什么事都不可以做主,都是父母安排好的,这让他觉得活着很没有意思,他想死,想自杀。并且,他有一个很特别的感受,他走路时常觉得好像不是自己的腿在走路,于是经常摔跤。这种身体反应,是他心理的写照,他觉得自己不是按自己的意志而活着,反映在身体上,就是不是自己的双腿在走路。这样的孩子经常想到死,因为他们的确好像没有活着,他们的精神生命,被控制欲望太强的父母给剥夺了很多。
在影片《楚门的世界》中,人们给楚门建了一个天堂般的岛屿,楚门出生后的每一步都被设计好了。楚门的婚姻、朋友、工作都被安排得几近完美。按世俗的标准,楚门可谓不折不扣的生活在天堂中。然而当楚门觉察到不对劲后,他并没有贪恋“天堂”,而是毅然决然的想要逃离,当他乘船朝着远方的碧海蓝天划过去时,船头撞到了“蓝天”,原来那只是壁画……,此刻楚门泪流满面,又有多少观众跟着湿润了眼眶?
  

因为人生的意义在于选择
我们谈论“他进国企好,还是留在重庆好”,其实未必与“他”有关,我们只是把自己代入那种情境中在做选择。而真正的“他”怎么想?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退一步说,即便国企的稳定、更多的收入、家人就在身边等等好处真的是“他”之乐,“他”就该顺从吗?非也。人的快乐,并非只取决于安稳、收入、亲情……,选择也可以让人快乐。有选择,人才有存在感,活得才有精神。相反,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未经省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如果不能审视自己的生活并作出决定,那么即便在别人安排好的路线下顺利地生活,也会感觉活得没劲。所以有时候,孩子的不顺从并非是反对家长安排的路线,而是反对安排本身。
  

父母最擅长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的选择权
心理学认为,人在长大、成为父母后,仍然会把自己作为孩子时的渴求留在内心,父母心里都有个“内在的小孩”。而自己生出来的孩子,是自己外在的小孩。很多父母会把“内在的小孩”和外在的小孩混淆,以为“内在的小孩”渴求的也是外在的小孩想要的。比如父母“内在的小孩”喜欢某种类型的女孩,他们就会以为这种女孩也是自己孩子想要的,于是千方百计把这样的女孩找给儿子,自认为这是“爱”的体现。当儿子表示不喜欢时,他们会惊讶的表示“我这可都是为了你好”。而事实上,把儿子不喜欢的东西强塞给他怎么可能是为了他好?所谓“为了你好”实际是为了自己“内在的小孩”好.
心理学还认为,任何人都渴求凸显自己的价值,而控制——让别人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可以很好的凸显自己的价值,所以人人都有控制欲。但有控制欲不代表能控制,毕竟大多数人没有社会权力。不过每一位父母对孩子都拥有权力,所以孩子经常成为父母施展控制的牺牲品。心理学家举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有的孩子无论怎么做,父母都不满意,你把杯子放到左边,父母斥责说为什么不放在右边;但如果你放到右边,父母又会斥责为什么不放在左边。实际上,这类父母就是靠挑孩子毛病来发泄自己的控制欲。当然,这样的发泄仍旧打着“爱”的幌子,因为“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嘛.
在满足自己“内在的小孩”以及发泄控制欲的驱使下,孩子的选择权经常被剥夺,成为父母意志的执行者。

二:让谁都活不好为哪般
两败俱伤,执念不改

去儿子的女友家里劝,去儿子的单位闹,去街市张贴“寻儿启示”……,事情发展到这步田地,如果还认为“劝儿进国企”是母爱的体现、是“为了孩子好”,那也太没头脑了。实际上“劝儿进国企”纯粹成了母亲“执念”的表演。

心理学家指出,心理病人的想法常人都有,但常人不极端。比如常人都会混淆“内在的小孩”和外在的小孩,但完全分不清两者的人是少数,只有心理病人才会纯粹的将两个“小孩”看作一个,也就根本无视外在小孩的想法,只有自我意识。所以当儿子丢了女友、辞了工作……,被逼得快走投无路时,这位母亲完全不为所动,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且没有说一句体谅儿子的话。

常人也都有控制欲,但是不发泄出来就不罢休的也是少数,只有心理病人才会“你不听我的就和你没完”。这位母亲很可能有这样的心理问题,否则难以理解3年里屡屡碰壁,可谓头破血流,却仍不转向。
  

互相憎恨,恨由“爱”生

面对父母的包办,孩子是难受的,但有的孩子在“父母这么为我牺牲”、“怎么能不听父母的话”这类思维影响下,委曲求全,苦水往肚子里咽。2009年的女研究生杨元元自杀事件,就是个例子。在杨元元考上大学后,杨元元的母亲就完全丢掉自己的生活,把自己和孩子“捆绑”在一起,住杨元元的宿舍,吃杨元元的食堂餐,控制着杨元元的一切。母亲心中“内在的小孩”附在杨元元身上生活,而杨元元自己则成了一具无法伸张自我意识的躯壳,最后她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苦闷。…[详细]

有的孩子则没有完全妥协。“劝儿进国企”中的这位儿子就是如此。在母亲的胡搅蛮缠下,他终于说出了心声——“你真可怜,我恨你!”,并躲开了母亲的纠缠。

然而儿子的反抗也让母亲恨儿子。因为母亲无法冲破“我这是为孩子好”的执念,那么儿子不领情当然可恨——在一次儿子送别母亲时,母亲狠狠地咬了儿子一口。

三:你没必要屈从父母变态的爱
用温和的坚定打破父母错误的逻辑

在记者的牵线搭桥下,儿子和母亲见面了。但遗憾的是,现场的“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林浩”却出了昏招——“无论是否赞同母亲的观点,先稳定母亲的情绪,道歉、认错。”

如果儿子认错,那岂不是说明母亲的“执念”是对的?那这种我为你好——你要听我的——不听是你的错——错了就要回头的逻辑岂不是还要继续下去?

那么儿子该怎么做呢?用美国心理学大师科胡特的话说,儿子应该“不含敌意的坚决”;用我国心理学家武志红的话说,儿子应该“温和的坚定”——首先是坚定,即我坚守我的立场,无论如何都不改变;其次是温和,无论对方有什么情绪或做什么事情,我的情绪都是温和的,不会失控。

旁人则应该直言不讳的告诉母亲——是你错了。只有让母亲意识到别人都不赞同自己,她才可能去想是不是自己真有问题,或许还能想通。最怕那种“不管怎么说长辈是对的”,让母亲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可能有错。

即便母亲没有任何反省意识,也该亮明态度,因为给母亲错误的希望,是长痛;给母亲明确的绝望,是短痛。
  

没必要为不能成为父母的附属品而内疚

父母生下孩子,是一个新生命诞生了,而不是一个父母的附属品诞生了。你应该理直气壮的活出自己的精彩,不必为不能成为父母的附属品而内疚。

当然父母也应该去活出自己的精彩,别把一切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父母活出自己的精彩,也让孩子活出自己的精彩,这是美好的。父母早早丧失了进取心,把精力都放在折腾孩子的人生上,这是丑陋的。

结语:小鸟关在笼子里,有吃有喝,不用担心风吹雨淋,但小鸟依然渴望天空。人何尝不是如此?

作者: 雷绍金    时间: 2012-3-20 10:38
爱也是需要注意方式的

作者: 王艳    时间: 2012-3-20 12:26
这母亲,也太极端了。。




欢迎光临 常人网 (http://changjob.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