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网
标题:
稻盛和夫:萧条是再飞跃的助跑器
[打印本页]
作者:
范范
时间:
2012-4-17 07:09
标题:
稻盛和夫:萧条是再飞跃的助跑器
在座诸位中许多朋友已好久不见了。今天同大家讲什么呢?我考虑了许多。估计今年经济萧条会到来,大家可能与我有同感吧。从次贷危机发端,美国经济的景气状况迅速恶化。加之原油价格猛涨,日本国内的汽油也随之涨价,同时原材料、食品价格也在攀升。本来预测至少在北京奥运期间,整个世界经济看好,但这个希望也落空了,而且大家担心奥运后景气还会下降。在经济形势恶化的同时,日本国内的政治局势也很不稳定。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我们企业经营者应该做什么?结合我平日的思考,我想今天就讲一讲这个问题。
萧条是成长的机会
萧条是成长的机会。企业趁着不景气,有时间来增强体质,为下一次飞跃积蓄力量。
春天樱花烂漫,是因为寒冷的冬天为它聚集了能量,经历严冬的考验,樱花才能在温暖的春天里盛开。同样,企业经历萧条的考验就可能有大的发展,萧条意味着艰难和痛楚,但萧条可以而且必须成为企业再次飞跃的台阶。不景气的程度越严重,越是要以积极开朗的态度面对,全员团结一致,切蹉琢磨,集思广益,竭尽全力去突破困境。
萧条是严酷的、让人难受难堪的,但是,萧条决不是经营者可以消极悲观的理由。
明年京瓷将迎来创业五十周年。前几天,我出席了在纽约的京瓷美国子公司的董事会会议,京瓷在加里福尼亚的子公司“京瓷国际”明年也要迎接创建40周年纪念。京瓷原来只是京都一家小企业,但仅仅创业十年后,就到美国加里福尼亚设立营销据点,接着又在圣地亚哥建设工厂,开始当地生产,这家子公司明年也要迎来40周年。
就是发展非常顺利的京瓷,在这五十年中也遭遇过多次严重的经济萧条,每当此时,我总是担心啊担心,夜里睡不着觉。但是,每一回萧条的结果都是京瓷的发展壮大,回回如比。从这个经验当中,我得出“应当把萧条当作成长的机会” 这样一个结论。
萧条来临,员工团结应对,就可以造出一个“节”来,像竹子那样的节。经济繁荣时,企业只是单调地成长,遇着萧条,全体员工凝成一股绳,发愤努力,形成“节”,使企业再次快速成长,就是说,这种“节”越多,企业就变得越发优秀。我们应该这样来思考问题。
作者:
范范
时间:
2012-4-17 07:09
预防萧条的策略---高收益
应对萧条最高明的一招,就是在平日里形造企业的高收益的经营体质。
高收益意味着什么呢?它是一种抵抗力,使企业在萧条的形势中照样能站稳脚跟,就是说企业即使因萧条而减少了销售,也不致于陷入赤字亏本。换句话说,高收益就是预防萧条的最重要的策略。
同时,高收益企业有多年积累的、丰厚的内部留成,即使萧条期延长,企业持续不盈利也依然承受得住。另外,此时可以下决心用多余的资金进行设备投资,因为萧条期购买设备比平时便宜许多。所谓经营,不能临时抱佛脚、被萧条逼入困境后才努力,而是在平时就要尽全力打造高收益的企业体质。
如果是高收益,销售急速下滑仍能确保盈利
一旦萧条降临,必须化不利为有利,把萧条转化为成长的机会。但是,在这之前,作为企业经营者,我们有自己必须思考的问题,那就是萧条到来之前的准备工作。什么时候发生怎样的萧条我们无法预测,但事先有没有应对萧条的预防措施,后果就很不一样。
我多次跟大家讲过,“没有10%的销售利润率,就算不上真正的经营。” 有人说,毛利不大的流通行业、零售行业,要做出10%的利润率很困难。但是假定毛利只有20%、30%,从中挤出10%的利润率,10%困难的话,挤出7%、8%的利润率,是可能的,应该努力达到。事实上,在我们塾生当中,就有很多企业达到了这个目标。
平时努力打造一个高收益的企业体质,就是预防肃条最有效的策略。
为什么高收益的企业可以预防肃条呢?萧条出现,首先是客户的订单减少,对制造业来讲,就是没有活干,可卖的产品减少,由此销售额降低,比如本来卖100个的现在只能卖90个,利润当然会减少,但因为平时有10%的利润率,即使销售额降10%,照样可以盈利,不、就是销售额下滑两成,企业仍然可以保证有若干的利润。为什么?因为利润率高意味着固定费低,原来有10%的利润率的话,销售额降10%,利润只会降5%、3%、2%,要销售额降30%、40%才可能出现赤字。
如果企业利润率达到15%、20%,极端地说,即使销售额降去一半,企业仍可盈利。就是说一个高收益的企业即使遭遇萧条,销售额大幅下降,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的利润。
过去有过所谓“石油冲击” ,有过日元升值危机,我们经历过多次经济萧条,但是在京瓷50年历史中,从来没有一次赤字亏本,就是说50次的年度决算,年年盈利。
曾经在半年中销售额降了90%,还是没亏本,因为当时京瓷利润率达到30%。因为具有独创性技术,能制造当时谁也做不了的新颖陶瓷产品,所以有很高的利润率,这种情况下,即使销售额大幅下滑也不会出现赤字。
“没有10%的销售利润率,就算不上真正的经营。” 我说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企业在平时、在经济繁荣时期就必须付出最大的努力。二是为了对付经济萧条的袭击,一个坚强的企业体质有多么重要。
第一次“石油冲击”时,京瓷面临订单日益减少、将要无活可干的境况,即便如此,京瓷的利润还在继续增加。
1973年10月前后,石油危机开始冲击日本,1974年1月,京瓷的订单每月有27亿日元,但到了同年7月,降至不足3亿日元,可以说是极端的缩减。生产总值也从1974年5月的26亿日元猛降至1975年1月的9亿日元,状况极为严峻,在如此大萧条的压迫之下,连大企业也纷纷停产,削减、解雇员工,或让员工在家歇业待机。此时京瓷没有削减、解雇一名员工,也没让一名员工待在家里。在保证员工继续就业的同时,京瓷仍然保持了相当的利润。
萧条降临之后再匆忙应对,不可能提高收益。而平日的高利润率正是对付萧条最好的准备。
丰厚的内部留成可以保障员工生活
预防萧条,高收益的企业体质之所以有效,还有一个理由。
持续高收益的体质,企业就积累了相当多的内部留成。纵使因萧条而转为赤字,1年2年,就是不向银行借款,不解雇员工,企业照样挺得下去。
缺乏高收益体质,经营拮据,企业就无法积蓄自有资金。只有高收益才能对抗经济萧条,谈到这一点,我还想起来一些往事。
无论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还是作为经营者,我都属于谨慎小心又爱操心的那一类。“一旦遭遇萧条该怎么办呢?” 我从年轻时开始,就一直心怀不安,也正因为如此,我就格外努力,结果是实现了高收益,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体质。所以,1974年石油危机到来时,在公司的安全性方面我有相当的自信。
经济不景气,员工就动摇。当时我这样说:“请大家不要担心,即使优秀企业也因不景气接连破产,然而我们京瓷仍然可以生存,那怕两年、三年销售为零,员工们照样有饭吃,因为我们具备足够的内部留成。所以大家不必惊慌,让我们沉着应战,继续努力。” 我用这些话来稳定军心,而事实上当时我们确有足够的资金。
京瓷经营至今,一直在不断地增加企业的内部留成。现在(2008年3月期) 京瓷集团有现金、银行存款6千亿日元,股票4至5千亿日元,合记约有1万亿日元的内部留成,足以应付任何萧条不景气。
这就是松下幸之助所讲的“水库式经营”。几十年前我听松下先生讲演时,也想搞“水库式经营”,而且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实行“水库式经营”,这就是防御萧条最好的办法。而且这样做还能稳定人心,面对萧条,员工们可以不必惊惶失措,而能沉着冷静地去克服困难。这就是高收益的企业体质所具备的优点。
这里有一个问题。以美国为中心的海外基金和投资家们,他们动用巨额资金买卖企业股票,借此获利。这些人看重股东资本利润率(ROE) 。
资金平衡表中有自有资本这个部分,相对于这个自有资本,当期纯利润是多少,这个经营指标就叫股东资本利润率。我讲的“利润率10%”是利润相对于销售额而言,而投资家们看重的是利润相对于自有资本的比例。
自谓自有资本,只要将赚到的钱不断积攒就能增加,也就是积累内部留成。企业经营得越好,自有资金就越发充实。而投资家们看重的是这么多的自有资本能生出多少利润,自有资本越大,而由它生出的利润不高,就判定为投资效率差。
投资家们常说“如果达不到百分之多少的ROE,那家的股票就不能买。”受他们的影响,一般经营者也开始认为“为了提高ROE应该减少内部留成。”因此,使用内部留成的资金不断购并企业,不断购买设备,去增加那怕短期的利润。
降低包括内部留成在内的自有资金,增大利润,分母小分子大,ROE的百分比就上去了,在美国式资本主义世界,这样的企业被称作优秀,这已成为常识。
京瓷的经营干部在美国、欧洲开投资说明会,总会听到这样的意见:“京瓷的自有资本比例实在太高,而ROE大低,存这么多钱干什么呢,应该去投资,应该去使用,好赚更多的钱,这是我们投资家的要求。” 听到这种议论,干部们回来同我商量,我就说:“不必按那些投资家的意见去办。” 当“ROE高的企业就是好企业”这种观点成为常识的时候,我的意见就是谬论。但是,这种所谓常识,归根到底,不过是短期内衡量企业的尺度。现在买进股票,待明年升值时抛出,这样就能轻松赚钱。对于这样思考问题的人来说,当然ROE越高越好,但我们要考虑几十年,要一直把企业经营下去,对于我们来说,稳定比什么都重要,企业应该有足够的储备,才能承受得起大萧条的冲击。
然而,当今的常识却是,这种储备越是充足,经营者却越被视为无能,要被打上“不够格”的烙印。“你们去对投资家们说,他们要给我们打‘不够格’的烙印,那是他们的事。” 我对京瓷的干部们这么说。“去告诉那些投资家,我们必须保护员工,保护企业,如果他们要否定这一点那是他们的事。”
日常经营中不断积存内部留成就可以预防萧条。企业总是微利,在内部留成很少的状态下遭遇萧条,企业就难以承受,经营者就会因忧虑而睡不好觉。我一贯强调,企业致少要有10%的利润率,意义就在这里。
萧条对策一:全员营销
萧条时期,全体员工都应成为推销员。企业各个部门平时都会有好的想法、创意、点子,这些东西在萧条时期可以派用场,可以拿到客户那里,唤起他们的潜在需求,这件事全体员工都要做。
营销、制造、开发部门不必说,间接部门也要参与,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向客户提案,创造商机。这样做,不仅让客户高兴,而且让自己的视野从部门内部拓展到整个企业。
不是陪着营业人员兜圈子,当助手,而是将自己平时好的想法、创意、点子结合到商品中向客户推销。
促使制造部门和营销部门的融和
在萧条到来之前,力求成为高收益企业,有备无患,这点讲过了。萧条实际降临了,又该怎么办呢?现在正是这种情况,看来,今后萧条的趋势将更严重。面对不景气,首先该强调的就是全员营销,京瓷在遭遇第一次石油冲去时就是这么做的。
京瓷属于制造行业,制造产品然后销售。研究人员搞研究,技术开发人员搞技术开发,生产人员搞生产,营销人员搞营销,分工清楚。但是,刚才提到,由于石油冲击,月单订从27亿日无降至3亿日元,生产现场没活干,一片冷清,出现严重的萧条景象。
这种情况下,我提出全员营销,包括没有任何营销经验的现场生产人员在内,全体员工都出去推销产品。连客套话也不会讲的、农村出身的老员工也去搞推销,流着汗访问客户:“有活吗?有什么可以让我们干的吗?我们什么都干!” 这样做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一般来说,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往往是一种对立的关系,比如,生产部门会对营销部门发牢骚:“你们拿不到订单,害得我们没活干。” 但是生产人员也去卖东西,他们就会明白营销不容易。由于生产人员体验了营销人员的苦劳,就会促进两者的融和,彼此理解对方的心情,利于双方更好配合。全员营销大大促进了生产和营销之间的融和。
共同品尝营销的酸楚
大家都去搞营销,就会产生一种同感:即使是制造业,即使是制造业中的尖端产业,卖东西、销售产品仍然是企业经营的基本。
一流大学毕业、聪明能干的企业的重要干部,他们到客户那里推销产品却不懂得要低头。看到他们那副自以为是的臭架子,就觉得他们太不像话。像小伙计一样,低头搓手:“能不能请您下一点订单呢,为了客户您,我们什么都干。” 似乎是低三下四的仆人在恳求,但缺乏这点精神就拿不到订单。从某种角度看,最惨的事情就是向客户讨订单。但是,让缺乏这种经历的人当企业的干部,公司很难经营得好。不管是搞生产的,当会计的,任何部门的人,让他们都经历在别人面前低头讨订单的苦劳,特别是萧条时期,让员工品尝这种酸楚,让他们懂得要订单有多难,经营企业有多难,特别是营销部门以外的干部,让他们有深入骨髓的体验是很重要的。
京瓷卖的产品,是工业用的新型陶瓷材料,靠一般的流通渠道无法销售。要跑到过去就买我们产品的客户那里,低头恳求:“我们公司还能做这样的新产品,看看有没有为贵公司效劳的地方” ,一边询问一边推销。“虽然是特殊产品,你们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可以用得上”,这样一边提案,一边试探销售的门路。
我想大家都还记得,在过去不景气的时候,报纸常报道,一些综合性电器厂家,年终奖以发放自家产品,比如电视机、电冰箱等来顶替。
因为萧条,库存当然会增加,为了减少存货,把产品发给员工以代替奖金,我认为这不是上策。有一厂家动员员工:“现在库存有这么多,希望全体员工都帮着卖,可以去卖给乡下的亲戚朋友,价格优惠,以卖给职工的折扣价就行。” 结果库存扫光,原本躺在仓库里的冰箱、洗衣机、电饭锅,全由员工们推销给了他们的亲戚朋友。
比用实物支付给员工更好的办法,就是全员推销库存,让大家都明白,低头求人、推销产品有多难、多辛酸,这是很有意义的。
作者:
范范
时间:
2012-4-17 07:10
萧条对策二:全力开发新产品
萧条时期可以全力开发新产品。平时太忙无空着手的产品,没空充分听取客户意见的产品,都要积极开发,不仅是技术开发部门,营销、生产、市场调查等部门都要积极参与,共同开发。
萧条时期客户也会有空闲,也在考虑有无新东西可卖。这时主动拜访客户,听听他们对新产品有什么好主意、好点子,对老产品有什么不满或希望,把他们的意见带回来,在开发新产品和开创新市场中发挥作用。
工作减少的萧条期正是开发新产品的好机会
现场许多技术人员平时就考虑过开发这样那样的新产品,因为太忙总不能着手。比如食品行业中做糕点的店家,很想做些新式点心,但因为老产品一直畅销,平时做老式点心已忙得不可开交,但进入萧条期,老式点心滞销,手头就有了空,以前一直想的:“这种新蛋糕如果做出来肯定好卖” ,现在就可以试做了,萧条期就能做新东西。
萧条时有空闲,“做这个试试如何,卖这个试试怎样,把这东西推荐给客人好不好”,平时就有的想法,萧条时就可实行,这时可以而且应该试做新东西。
同时,把这些新想法拿到客户那里,因为萧条,客户也没事干,闲得发慌,他们往往会说:“其实我们也考虑过想请你们做这样的东西。” 另外,此时有的客户还会提出他们自己的创意,请我们试做。总之,萧条期努力开发新产品,对于企业经营非常重要。
萧条期开发出钓鱼杆用陶瓷导向圈
京瓷初期的产品曾用于纺织机械。在纺织机械上,因为纱线高速运行,同纱线接触的零件很容易磨损,用不锈钢做的零件也只能用一天就会因磨损断裂。这些地方用上耐磨的陶瓷零件代替,效果极好。京瓷当时开发了各种陶瓷零部件供纺织机械使用。
但到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纺织机械一下子滞销,京瓷也断了订单。此时我们就实行“全员营销”、“全力开发新产品”这两条。
我们有一位营销员去拜访静冈县一家渔具制造企业,看见一种钓鱼的鱼杆附有卷线装置,其中天蚕丝线滑动接触部位使用金属导向圈。这位聪明的营销员注意到这一点,提出建议:“我们公司是做新型陶瓷的,比如纺织机械在与高速运动的纱线接触、容易磨损的地方,就用我公司耐磨的陶瓷零件。你们渔杆上与天蚕丝线接触的金属导向圈,改用陶瓷一定非常适合。”
但是渔杆上的导向圈,并不像纺织机械因为纱线不停高速运转而很快磨损,只是投杆时滑动一下。所以对方回答说:“用陶瓷的价格高,没必要。”
但这位营业员不死心,为了引起对方的兴趣,继续动员说:“用陶瓷零件不仅不磨损,而且可以减少与丝线之间的摩擦系数。” 钓鱼时先要挥舞渔杆让渔钩飞出去,如果摩擦系数大,丝线滑动阻力大,渔钩就飞不远。还有一点,现在的金属圈,在钓到大鱼时,因摩擦力大,丝线会“啪!”的一下断掉。能钓到大鱼人才会兴奋,偏偏此时线断了,多扫兴。即使用强度很高的线,摩擦系数仍然过大。
为什么渔线会断,因为钓到大鱼时,线上突然发生很大张力,线与圈上压力大增,这么拉着,摩擦生热,就把天蚕丝的渔线熔化了,线瞬间断裂。
渔具企业的人听了就说:“你既然这么说,那就试试吧。” 于是带上手套,先用原来的金属圈,加上负荷用力拉,果然渔线发热断裂,然后换上陶瓷圈,一点问题没有,非常理想。
“就是它了!”渔具企业一捶定音,从此采用陶瓷导向圈。现在凡是高级渔杆全部用上了陶瓷导向圈,从静冈渔具厂开始推广到全世界。有人说那么不起眼的产品有什么了不起,但这个零件每个月可卖五百万个呢。
作者:
范范
时间:
2012-4-17 07:10
萧条对策三:彻底削减成本
萧条时期竞争愈加激化,订单数量、单价下降,这时仍要盈利,成本的下降要大于价格的下降才行。一般人都认为这不太可能。“从认为不可能时重新开始!” 认真设法改革:“现在的做法真的没问题吗,还有没有进一步削减费用的办法呢?” 从各个方面重新检讨,纠正老的效率差的加工方法,合并不必要的组织,彻底实行合理化,坚决压缩成本。增强抵御萧条的能力,到景气恢复时很快会出现利润,并成为优秀的高收益企业。
萧条时竞争激化,价格不断下降,按原来的成本做肯定亏本,因此必须下决心彻底降低成本。但是人工费不可能随便降低,因此除了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外,只有彻底削减各种费用。
景气时订单多,即使想要降低成本,也总是实现不了。因此萧条期才正是降低成本的好机会。萧条期费用再同过去一样,企业就经营不下去,没有退路,只好大家一起努力减少费用,所以讲萧条是降低成本的唯一机会。
萧条时成本能压缩到什么程度,这直接影响到事后企业的经营及成长的可能性。萧条时竞争更激烈,价格连续下降,下降后的价格下仍能盈利,这样的成本,这样的企业体质,在萧条结束后,销售额增加三成、五成、一倍时,利润率就非常可观。
就是说,萧条期降低了成本,改善了企业体质,以至低价仍能盈利,那么,一旦景气恢复,利润就开始大幅攀升。萧条期形造的筋肉坚实的企业体质保证了高收益。我总强调做不出10%的利润率算不上经营,但是正因为经历了萧条期降低成本的努力,才形成了高收益的企业体质。“因为萧条,亏本也是没办法的事” ,抱这种态度,即使景气复元也只能出现少许利润。
萧条时营业额减半,仍能挤出利润,形成这种体质,一旦营业额上升或恢复,就能实现高利润。困难时降成本,好像是逃避困难,是苦肉计,但这决不是消极的对策,这将成为企业再次起飞的有力武器。
抓住萧条这个机会,花心血与员工共同努力,彻底削减成本,“走廊里的灯关掉,厕所的灯也关掉” ,与员工一起,从所有方面反复努力,减少经费。这种努力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萧条期降低成本如能成功,景气恢复后,就能转化为高收益企业。所以说:“萧条是高收益之源” 。
一开头我就说萧条是成长的机会,萧条本身当然是不好的,但萧条期削减成本的努力,形造一个再次飞跃的“节”,企业因此会变得更强大。所以我们经营企业必须将萧条当作机会紧紧抓住。
萧条对策四:维持高生产率
必须在萧条期仍然维持高生产率。因萧条订单减少,要干的活少了,如果仍然由过去同样多的人来生产,制造现场的生产效率会下降,车间里工作气氛会松弛。这种情况下,应该把多余的人从生产线上撤下来,让他们集中学习或做些车间整理工作,为景气恢复做准备工作。同时,制造现场留下必须的最小限度的人员,保持同最忙碌时一样的紧张工作的气氛,才能维持过去经过许多努力才提高上去的生产效率,这点很重要。
第一次石油冲击时,许多企业或解雇、或临时解雇、或让员工在家待业。当时我考虑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员工失业,但订单减半,减了三分之二,如果仍由原有人数来做,就无法维持过去的高生产效率。
刚才讲过,萧条期必须削减成本,但原有人数只做三分之一的工作,生产效率非常差,过去花了不少功夫,好不容易提高的生产效率,一下子破坏了,作业工序的效率迅速下降。作业效率一旦下降,订单增加时想要恢复原有的高生产率谈何容易,所以当时我只把三分之一的人员留在现场工作,三分之二的人去做平时无暇做的车间维修及清扫等工作,或举办哲学培训班,学习做人做事的正确规范。
就是说生产因萧条减少到原来的三分之一,那么人员也减少到三分之一,这样才能继续维持过去的高生产率。
调离生产现场的员工无论清扫还是维修工作都很认真,因此车间变得干净起来,工厂园子里筑起了花坛,大大美化了企业。当然三分之二的人不在现场工作,企业又要维持下去,前面讲的需要企业积累充分的内部留存,正因为是高收益体质,我们才做到了这一点。
萧条对策五: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萧条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绝好机会。萧条是考验劳资关系的试金石,景气时彼此都可以讲漂亮话,一旦面临萧条,要求严格时,光说漂亮话就不管用。
在困难的局面之下,职场和企业的实力受到考验,同甘共苦的人际关系是否已经建立,上下一心的企业风气是否已经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讲,萧条是调正和再建企业良好人际关系的绝好机会,应趁此机会努力形造更优良的企业风气。
构建互相信赖的劳资关系
我一贯强调,经营中小企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经营者与员工的关系问题。经营者要爱护员工,员工要体谅经营者,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必须建立这种关系。不是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对立关系,而是共同经营的伙伴关系,建立这种关系、形成这种企业风气的企业就是优秀的企业。
为此,我一直跟大家谈哲学,劝大家把这种想法与自己的员工分享,并通过经常性地举办酒话会,与员工交心。针对我这些话,有人会说:“我们公司人际关系不错啊!” 但一到萧条期,光说好听的话没用,“要多干活,经费要再降,今年奖金要减少三成,发不出奖金希望你们忍耐。” 到时这些话不得不说。
平时以为员工理解企业的经营,与自己同心协力,所以到萧条期就要求员工更加出力,要员工作出自我牺牲。但想不到员工不接受,出来抵制,这时候,才明白员工并未真正与自己一条心。
就是说,萧条是劳资关系的试金石。自以为企业的劳资关系不错,但员工却说“公司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我们接受不了。” 也许还趁此机会成立工会组织。萧条期受外部组织的煽动,有的企业新建工会,不仅自己公司的员工,外部支援者一起来向经营者进行严厉交涉。本以为自己得到员工的信赖,企业员工与经营者关系良好,但一到萧条期才明白事情并非如此。
萧条这种灾难到来时,本该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但人际关系是个复杂的事情,往往就在这时员工反而叛离,导致公司分裂。形势好时,大家很团结,员工也很配合,但最需要大家同心协力时,偏偏离心离德。
此时应该深刻反省:“自己的经营有问题,员工从内心并不信赖我,本想萧条时大家能风雨同舟,却没能做到。” 今后怎样才能与员工建立信赖关系,不但自己,而且要与员工一起认真思考。
平时看不清,患难时见人心,这时不是叹息,而是考虑如何改善,如何吸取教训把今后的事情做好。
分担萧条苦难的京瓷工会的信念和勇气
再稍微详细地说一说石油危机时发生的事。
1970年代,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成长,员工工资也以每年20%、25%的比例大幅上升。但到1975年遭受石油危机的冲击,京瓷的销售额、利润都大幅下降。本该照例大幅涨薪,但由于发生严重萧条,作为薪金基础的销售额、利润严重滑坡。在这种状况下,再维持很高的工资上升率,就必须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这样京瓷就会失去竞争力,拿不到订单,陷入困境。于是我直率地对京瓷的工会讲:“今年的加薪有困难了,暂时搁置吧。” 就是说公司经营面临这么大的困难,今年不加工资了。
福井君现在是盛和塾的顾问,当时他是工会书记长。我耐心向他解释:“这种时刻更要削减成本,增强企业实力,如果萧条期再大幅涨薪,增加成本,就会丧失价格竞争力,企业就不好经营了,所以这次加薪只好暂缓考虑了。”
工会全体干部讨论得出结论,今年的加薪冻结,并向全体员工作出了说明。
当时京瓷的工会组织的上级部门是“前线同盟”,他们使用各种手段支援属下的工会团体,帮助他们与经营方交涉,实现加薪。而京瓷工会宣布“今年冻结加薪”,“前线同盟”就着了慌,指责京瓷工会说:“你们那么软弱让我们为难,这种时侯就该向经营者提出强硬要求,获得加薪。” 对此,我们的工会表示:“提出如此无理的要求,等于要搞垮公司,这样的工会团体,没有继续加盟的必要。” 并正式发表声明,退出“前线同盟”。
下级工会从上级工会团体中退出,这在当时是一个特例,京瓷工会的退出成了一个大问题。当时以福井君为中心,工会干部们将京瓷工会的宗旨、主张说得理直气壮,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就是说,工会也承担企业发展的一部分任务,协调劳资关系,使全体人员共同幸福是京瓷工会的使命。用这个理由向上级工会作解释,退出了“前线同盟”。这件事一时成为热门话题。现在回顾,还觉得京瓷工会当时真有勇气。
京瓷的员工一贯理解、支持公司,萧条时期更表现出超出预期的献身精神,就是说,京瓷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由此得到确认,而且员工与经营者之间的这种坚强的纽带,对事后京瓷的发展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正因为企业内部平时就具备健康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萧条期冻结加薪的决定才能被全体员工所接受,同时又毅然退出反对这一决定的上级工会组织,京瓷工会顺利通过了自己的主张。 “一味讨好经营者就不是工人运动,劳动者就是要在萧条期强迫经营者接受自己的条件,捍卫自己的权利。” 在那样的时代风潮中,京瓷工会站出来,堂堂正正地说:“不!我们的观点不是这样。” 而且毅然决然退出上级团体。这件事情不仅证明了京瓷的劳资关系是良好的,是正确的,而且给予了经营者的我巨大的勇气。
当然企业有如此密切的劳资关系并不容易,往往在最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的时候,员工中却爆发出不平不满。但此时不是埋怨,而应该谦虚地反省,反省过去自己在经营中做得不好的地方,努力重建企业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才是最重要的。
京瓷运用刚才讲的一项预防策略和五项对策,在克服每一次萧条之后,都获得了更新和重生,就是形造出一个个的“节”,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萧条可能袭来,诸位的企业的环境将变得越发严峻。如何应对萧条,我讲了自己过去的经验,希望大家铭记在心,把即将到来的萧条看作企业再次飞跃的助跑器,不断钻研,不断努力,不断前进。
稻盛和夫2008年5月13日
在日本岐阜“盛和塾”合同例会上的讲话
欢迎光临 常人网 (http://changjob.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