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 发表于 2012-12-18 12:23:55

“学而时习之”------半句论语、享用终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近来,给经理人讲《论语》的文章越来越多,非常感谢作者的良苦用心,本人也确实感到受益匪浅。实际上半句论语——“学而时习之”,已经足以令经理人享用终生了。“学而时习之”,其含义非常深刻,它动态地、立体地描述了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下边几点感受,与大家分享:首先,站在求知的角度来看,“学而时习之”可以解释为“温故而知新”,即学过的知识时常复习一下,会有更新、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从而举一反三灵活而全面的掌握知识,所以“不亦说乎?”其次,站在务实的角度来看,“学而时习之”可以解释为“学以致用”,即将所学来的“知识、理论、经验”等在适当的时机练习、实践一下,将“知识”变成“能力”,所以“不亦说乎?”将一个人的知识扩展为一群人的知识进而发挥群体力量,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所以“不亦说乎?”第三,站在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学而时习之”可以解释为“将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验证并升华理论”,即“学习知识→将知识用于实践→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将经验转化为理论→将理论用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升华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如此反复循环,这不正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吗?能够认识、掌握进而运用规律来推动社会进步,所以“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是“学以致用”的前提,这一点非常重要,没有全面、深刻的理解理论知识,就不能很好的把握时机,也就谈不上很好的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在现实工作当中就难免犯极左或极右的错误。在“温故而知新”和“学以致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在实践中验证并升华理论”,从而将单个人的知识扩展为群体的知识进而发挥群体力量,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作为经理人,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也无论空降兵或是就地升起的新星,都会面临一个相同的课题:将个人的技能转化为团队的力量,进而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奋斗。能成为职业经理人,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理论,该理论无论是“学”(理论)来的还是“习”(实践)来的,对于空降兵来说,环境变化了,对于升起的新星来说,职位和责任(实质也是环境)变化了,原来的理论能否放之四海而皆准,值得考量。假如没有“温故而知新”、“学以致用”及“在实践中验证并升华理论”等“学而时习之”的思想准备和职业习惯,而一味的生搬硬套,那么不失败就不正常了。假如已经有失败的经历了,还是不知道“学而时习之”,那就更可悲了!职业经理人最容易犯的两个错误是:一、从形式和内容上完全照搬,丝毫不顾及企业实际情况,其结果往往是虎头蛇尾,要么草草收场,要么不了了之。有一个当年“农业学大寨”的笑话:邻村干部看大寨灌溉,他也灌溉;看大寨施肥,他也施肥;看大寨收工,他也收工……大寨丰收时,他村却欠收。二、不分时机和场合,完全凭主观感觉套用“先进理论”,其结果往往是“未战先自乱”,不但没有起到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甚至还会起负面作用。例如,ERP、CRM、6δ等等,都是非常先进、非常好的管理理论,但是,是否就一定适合于你公司的当前状况,值得深思。企业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各个阶段会有不同的管理需求,同一阶段的不同职能或不同现场也有不同的管理需求,这一点,作为职业经理人,不可不详查!如何避免上述错误,建议“学而时习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作为职业经理人,若能时刻坚持“学而时习之”,相信你个人、你的团队、你的企业也必然会“不亦说乎?”

薛双倩 发表于 2012-12-18 14:08:23

,“学而时习之”可以解释为“将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验证并升华理论”,即“学习知识→将知识用于实践→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将经验转化为理论→将理论用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升华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如此反复循环,这不正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吗?能够认识、掌握进而运用规律来推动社会进步,所以“不亦说乎?”


“学而时习之”,通过经常温习巩固学到的东西,通过反复实践加强执行能力。

陈旍 发表于 2012-12-18 14:31:46

三人行必有俺师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而时习之”------半句论语、享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