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常人网

查看: 15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职场攻略] 主考官和应聘者面试心理大解析(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22:4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主考官的心理与心理偏差
在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因处于主动、支配地位,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有利于主考官主动性、能动性的发挥,但把握不好也容易形成极端化倾向。面试实践表明,主考官易出现以下心理特征及心理偏差:
1愿当“伯乐”
主考官是带着任务来参加面试的,他们大都希望自己能够做一名公正的考官,希望自己就是慧眼识千里马的伯乐,能够从众多应试者中挑选出自己需要的人才。如果任务完成不好,挑选的人到单位正式工作后不合乎要求,他们的脸面不免难堪。因而,主考官对面试工作大多认真对待,尽职尽责。
2择优心理
主考官面试应试者,虽不能等同于人们在商场中选商品,然而其心理特征有相似之处。买东西时,人人都想挑个价廉物美。面试时,主考官就想从应试者中优中择优。面对主考官的谨慎考核和细致询问,应试者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实事求是,耐心诚实,以赢得主考官的信任。
3注重第一印象
从心理学角度讲,第一印象在主考官心目中非常重要。因为,同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对方的仪表、言谈、举止、气质、反应力等等,往往给人们留下一种最初的感觉印象。由于是“最初的”,所以新鲜、深刻、引人注目,容易记住。又由于是以观察的感觉形象为主,所以很容易引起人们情绪上的反应——喜欢或不喜欢。在喜欢或不喜欢的第一印象支配下,对应试者的进一步认识,也常常不自觉的受第一印象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虽然是错误的,但要克服和剔除却绝非易事。在主考官面前,应试者应建立什么样的第一印象呢?自卑怯懦,狂妄自大,自我封闭,计较多疑,虚伪势利都是不可取的。应试者的形象应该是诚实而不虚伪,自信而不自负,热情而不孤僻,根据自身条件,不卑不亢,实事求是地和主考官面谈。惟有以真诚的态度与主考官沟通信息,交流感情,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才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主考官的脑海里。
4优势心理
指主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谈话中的随意性、分析判断上的主观性和对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性倾向性。
5自炫心理
指主考官的优势心理所产生的自我表现倾向。自炫心理因考官个性差异而有不同表现。此外,应试者的自我炫耀也容易激起表现型考官的发难心理,以难倒考生而后快。
6疲劳心理
指面试过程的重复性操作所引起的考官懒散、困倦倾向。面试工作是一种复杂而繁重的劳动。它要求考官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重复性操作活动,并始终保持高度注意力。因此,主考官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心理能力,也要具备较强的体力、精力和意志力。否则,就容易出现打呵欠、吐长气、坐姿不端等疲劳现象,从而影响面试气氛。
7定势心理
指考官以自己的思维惯性来判断、评价考生的倾向。思维惯性指人在思想认识、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习惯行为。定势心理往往让主考官判断带上个人色彩,降低评价的客观性。
8“喧宾夺主”倾向
指主考官角色混淆,以自我为中心,言语过多,由“导演”变成“演员”,占去面试大部分时间。高明的主考官总是用最少的话引起应试者最多的话。因为一个人讲得越多,他的优缺点暴露得越充分。
9专业化倾向
指主考官过多使用专业术语、职业行话或方言俚语的倾向。这是主考官背离面试要求,主观随意的具体表现。专业化倾向往往让应试者扑朔迷离,不知所云。
10标准化倾向
指主考官以自己理想标准衡量考生的倾向。表现为主考官标准过严,肆意挑剔,求全责备的评价倾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常人(常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苏ICP备2021003978号-1  

GMT+8, 2024-6-2 20: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