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商业地产能卖这么好,年初我可压根没想到。”想到年底能拿到这么一笔丰厚的奖金,售楼员王军(化名)就觉得美滋滋的。3.4亿元的销售额,让他一下成为今年北京“最牛售楼员”。
尽管处于楼市“调控年”中,“聪明的和尚”还是找到了“水”吃。随着“限购令”下商业地产的异军突起,商业项目售楼员也取代住宅售楼员,登上了“销售冠军”的宝座。
卖什么能卖出3亿多?
3.4亿元,几乎相当于北京22家百货商场在2012年春节黄金周期间的销售总额。一个人,卖什么楼盘能卖出3.4亿元?
“这要是2008年、2009年,能卖到上亿元的肯定是别墅这类豪宅的销售员,不过今年,我这3.4亿元全部来自商业项目。”卖了几年的商业项目,第一次在业绩上赶超住宅,王军的心底还是有股高兴劲儿。
他口中的商业项目,主要是指西二环的国投广场、东三环的高和萃和望京地区的高和睿。其中,国投广场是最大主力,11个月卖了近100套,每套价格在200万元到300万元之间,总销售额在2.1亿元,而高和萃和高和睿的项目卖了1.3亿元。
“国投广场项目几乎都是小户型,最开始的单价在每平方米43000元。”王军记得,自己感受到商业地产真正火了,也是从国投广场开始。“这个项目最开始是由另一家代理行销售,业绩不太理想,去年底我们公司接过了盘子,今年开春后就卖得不错了,现在单价能卖到每平方米46000元。”
出手买房的都是什么人?
北京房地产市场前几年一直是“重住宅、轻商业”,像王军这样的商业楼盘销售员,在同行中很难算得上佼佼者。“除非是像潘石屹那样的大腕儿,有固定的一帮追随者,普通项目很难像住宅那样有稳定的客户群。可今年真是形势造人,随着住宅限购、写字楼租金持续上涨,地段好的商业项目普遍都很好销,你打个电话去介绍项目,常常能遇到感兴趣的人。”
王军告诉记者,自己今年的客户中,有一半算是“自住”购房人,比如国投广场的客户,房源总价低,买个一、两套作为办公场地,首付成本差不多等于三年的写字楼租金。另外一半则是外地投资客,半层、整层地购买小户型,或者是像高和萃这样2000万级别的“高门槛”项目。
“自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出现民间金融危机后,从这些地方来北京买楼的人渐渐就少了。我接待的外地投资客户,主要是山西、唐山、河北等地的老板,也都是矿业生意为多。”
揣着百万提成回家过年
在代理销售行业,售楼员除了每个月的固定工资外,每销售出一套房源,还会有额外的佣金提成。“商业地产项目的佣金提成从8‰到1%不等,我是按照3‰的中间档位,3.4亿元的销售差不多能拿到100万元多的提成。”
“临近年根拿到一笔不菲的提成,你准备怎么花?”面对记者的提问,王军倒是踌躇了半天。“我在北京工作还不满5年,所以买不了车也买不了房,还是先拿回山东老家,看家里人需要点什么吧。”王军说,在北京工作了几年,一年难得回一趟家,今年可以揣着丰厚的收入,踏踏实实回家过个吉祥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