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3-1-9 11:28:50
|
只看该作者
四、现代企业的长存之道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七章〉
天长地久,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十分熟悉的美好词汇。天长地久,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较容易理解和明白的自然现象。但是天地为什么长久,恐怕是我们平时很少去思考和追究的。老子却用他思辨的、智慧的眼光来看待"天长地久",并用"天长地久"现象向我阐释"道"的法则和规律。在老子看来,"天地所以能长久者"是因为天地"不自生"。这个意思说的是天地生养成了万事万物,万事万物统统在"天"和"地"的怀抱是生长繁衍、演化生灭的。天地生养了一切,但却没有一点是为天地自己作考虑,没有一点是为了利益天地自己的。这就是天地的品格:"不自生"。正因为天地有"不自生"的品格,所以,天地才得以长生不老,与世长存,这就是老子思想中的"天地之道"。
接下来,这个"天地之道"被用来作启发"圣人"的道理,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希望"圣人"能从"天地之道"中悟出一些道理,借"天地之道"形成"圣人之道"。这里,我理解老子所说的"圣人"指的是那些对社会、对众生能够带来幸福,对社会带来和平、吉祥,对社会进步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或者是老子心目中所期望的社会管理者之类的人。这是针对老子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现实而言的。到了我们今天,情况已有很多变化和进步。社会商业化的发展,使企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企业行为能在相当程度上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认为,老子当初对"圣人"的许多设想和要求,恐怕都能用到对企业的要求上。反过来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存在着一个怎样才能"合于道"的问题,因此,我们这里借老子思想中的"天地之道"来探讨现代企业的长存之道,是有必要的,有益的。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一点在很多学看来,是一种辩证关系,是对立的双方在相互转化。但我理解,这不仅是一种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更是一种对立关系的超越,这种超越中可以说是升华,但实质上是返朴归真。这里出现的两个"私"字,虽然写法,读法一样,但文字后面指的东西却是不同的。前一个"私"字出现在"非以其无私邪"一句中。意思是:这不正是无私吗?后一个"私"字出现在紧接着"故能成其私"一句中。这两个分句连起来意思是: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这样反而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这里我们看到,不自私反而能成其私,是这句话现代一点的表达方式。其中"不自私"意味着对"私"的否定,实践起来就是放弃了"私”,这时的"私"字完全可以理解为"私"字的原本语义。然而,放弃了真正的"私",又成就了"私",这后一个"私"字,不能够再作本义的理解了。起码,很明显的,后一个"私"字与前一个"私"字代表的抽象内容和实践内容都不会是一样的。放弃了是"真私",而成就了这个"私"应该是与"公"血肉交织在一起的"私",或者说是在"公"中获得一席之地,得以继续为"公"而存在下去的"公"中的一个局部。这种"私"实际上是对"私"的超越。它不是对"私"的本意的肯定,也不是对这个本义否定,它把公与私的界线踩在脚下,是对公与私的同时超越。这种超越中,实现了返朴归真。
为什么说这是返朴归真呢?因为人类最早的时期,或者说人类在任何发展的阶段上,其相互的关系原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本质关系中就没有什么真正能够独立出来的"私",因而也就无所谓"公"。如果撇开表面现象的话,可以说,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的本质关系到现在、到未来,也都只会是一种关系:"混沌”。所谓"混沌",从我们讨论的角度上讲,它所体现的就是不分彼此,没有什么"公"与"私"的绝对分界,没有"人"与"物"的截然割裂,一切都是相互依附,相互渗透交织,大千世界融合为一的。实际情形也确实如此,就从企业现象来看,哪里能找到一个真正绝对独立的企业呢?哪里能找到一个真正绝对独立的个人呢?企业与其他企业相互依存,企业作为生产者,其存亡与作为消费者的社会公众息息相关:而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无处不是相互依存、相互融汇的关系。想反,误以为有个"私"字,|误以为有绝对的"私利"可以谋求的,那才是远离了世界本来的真相。
所以我们说,放弃"私"是放弃虚幻不实的谬误之见,回归对世间本质的把握,顺应宇宙"混沌"之道,超越"私"与"公"的对立,返朴归真到本质之处。很多企业之所以很快就失败,销声匿迹,其主要原因是企业主把"私"字看得太清楚了,不明白"私"这个东西在人间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都是一个幻觉,他们以幻为真,把自己弄颠倒了,还一厢情愿的等待着世界也跟着颠倒过来。结果努力越大,栽的跟斗也越大。实在是值得我们警醒。我一直想表达的意思是:老子关于"非其以私邪,故能成其私"的本意是用两个"私"字实现超越。如果有人从中仍然看到"私"的存在,比如执着于后一个"私”,以为后一个"私"字仍然代表着"私"的可能实现性的话,我认为那是对经书的误解误读。道理很明显,如果他是为了"成其私",才去"无私”这样怎么能够真的"无私"呢?又怎么能够把"私"放弃呢?按这种方式,永远也放不下"私"字,而且也永远不可能把"私"字挪到后面一点的位置。
所以我们一直强调,老子的本意应当解作对"私"的超越,这种超越不是指超越世间的某种真实事物乃是对虚幻的超越,对虚妄的超越,是从迷幻中回归本真。只有这样去领悟老子思想,我们才能真的有所收获记得从报上看到过很多关于国外大企业总裁们的生活侧记,他们的名声和实力都非常了不起,然而他们有的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有的坚持从家里用饭盒带简朴的午餐,从不挥霍浪费。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他们很明白企业的一切都是社会的。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细胞而己,并没有独立的"私"字可言。企业也没有真的可以谋求的"私"。
企业长存的奥秘,完全在于超越了"私”回归到没有"公"、"私"对立的境界,这样抛弃了对私的幻欢觉,也就请静无欲了",无欲也就是“无为"了,"无为"也就能够顺应自然了,企业也就融于道、融于社会了。
五、现代企业领导者素质
企业中,领导者往往能决定企业的命运和重大转折。因此,领导者素质也是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五章〉依老子看来,先前的人,总以为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都有一个主宰者临于其上,并且把周遭一切自然现象都视为有生命的东西,人类常以一己的愿望,给予大自然以人格化,因而以为自然界对人类有一种特别的关心,特别的爱意。老子却反对这种说法,他认为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依照自然的规律〈"道"〉运行,其间并没有人类所具有的好恶情感或目的性的意图存在着,在这里老子击破了主宰之说,更重要的是,他强调了万物自然生长的状况,并以这种状况来说明理想治天下者效法自然规律,任百姓自我发展,消除外在强制性与干预性,而使人的个别性、特殊性以及差异性获得充分发展。④在老子看来,圣人之治是"为无为,而无不治"(三章〉"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二十九章)圣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四十八章)在这里,老子把"无为"看作圣人"取天下"和"治天下"的手段。⑤一般人遇到名利当头的时候,没有不心醉的,没有不趋之若骛的。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九章〉说出了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的祸害,叫人适可而止。"身退"并不是引身而去,更不是隐匿行踪,而是敛藏,不发露。老子叫人完成功业后,不把持、不据有、不露锋芒、不咄咄逼人。可见老子所说的"身退"并不是要人做隐士,只是要人不自我膨胀。老子哲学,丝毫没有遁世的思想,他仅仅告戒人们,在做事情做好之后,不要贪慕成果、不要尸位其间,而要收敛欲意、含藏动力。⑥能做到"功遂身退"者,也才能称得上"圣人"。
谈了老子那么多关于"圣人"的思想,其实目的在于,在现代条件下,不妨把"圣人"等同于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准确一点,应该说把"圣人"作为领导者的标准。领导者按这个标准要求自己、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具备"圣人"的素质、品格,这样,才能按照"无为"的思想"取天下""治天下”,那么,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及"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企业管理要求给企业领导者又提出了哪些要求呢?
首先,按照"道"的要求,提高领导都素质。一个人的头脑开发得怎样,装有多少知识,思考过多少问题,拥有多少正确的见解,能否对环境事物作出有效而正确的判断,能否给自身行为作出正确的指挥……这些就是个人的素质,这个素质决定了全体行为在现实中的命运。同样,一个企业,领导者素质怎样,往往决定了企业的命运。按照"道"的思想来提高领导者素质,即指领导者除了应具备各类或某类专业知识外,要做领导人,就还得增加一门新的学问,那就是对"道"要有认识,对"道"的各种法则要有认识,对"道"的哲学原理及在当代的运用问题要有认识和思考。因为,要真正实现以"无为"思想指导企业行为,根本的治理企业的领导者无私心、无贪欲,忘我的利于他人。领导者不仅要有热爱他人、利于他人,为社会谋福利和崇高心境,还要以自己的模范道德行为为表率,自己以身作则。而这些素质的修得,必由的途径就是对"道"的学习,对"无为"思想的学习。理解了"道"、理解了"无为",对"治大国若烹小鲜"才能理解得更透彻,进而更好的实践于现实治企中。
其次,企业领导者应该崇尚规律,崇尚对规律的顺应。就是说领导者除具备知识、判断力、指挥力等能力外,还要有顺应规律的能力,方能使企业在市场中游刃有余,规律包括企业管理规律、市场动作规律等。企业领导者应当掌握这些规律,并在运用中使之具体化、现代化。在企业,领导者不仅要亲自参与顺应规律的工作,还要在工作中主持,引导企业朝着顺应规律的方向发展,因为世上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即如老子所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想合,前后想随"〈二章〉按照规律办事创造条件,引导对立面的转化,企业获得的将是正面的效果。另外,强调领导者以顺应规律为重,在面对诸如利害得失、荣辱兴衰的对立选择时,要站在顺应规律的一办,而不可站在自身贪图等主观欲望一边。面对企业管理,要扩大知识面,要在大的方面,根本的方面做文章,根本的文章做好了,就要胸有成竹,不要妄作非为。
再次,企业领导者在用人的问题上,也不可过分翻弄。任何企业,都涉及用人问题,大一点的企业,还有上层、中层、下层管理干部之分。用人得当与否,也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行为和健康发展,是企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态度和技巧,不要随时乱翻弄。一般而言,企业在发展干部队伍时,先就应将干部的基本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看清看准。经认真考核,试用证明其胜任并符合企业道德要求的,就在应大胆任用,只要没有大的原则性的错误,就应长期任用,支持其开展工作。工作中即使出现小的失误,也应宽容、谅解、协助其改正。而那些过不了考核关、试用关或者过不了道德关的,坚决不用。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有一定道理的。总而言之,"治大国若烹小鲜"用在企业用人问题上,就在于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任人唯贤,创造宽松、和谐的内部人际关系。
最后,企业领导者在企业项目选择上也应采取"无为"的态度立场。根据"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企业经营项目的选择、确定一个项目究竟该上还是该下,应依据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准则来决策。属于社会众生需要的、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条件又是办得到的,认准了、选定了就按照既定的道路脚踏实地、坚韧不拔做下去,不要轻易改动、朝秦暮楚。如果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成天忙于变更项目,过分有为,是办不成事的。
爱因斯坦曾经分析人类投身于科学和艺术的动机:"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对于一个企业领导者,"无为"既是治企之道,又是处世之方。老子依据"无为"的原则,在处世方式上,提出了"身重于物"、"守柔处弱"、"不争之德"、"功遂身退"、"不敢为天下先"、"不自见"、"不自是"、"不自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宠辱不惊"、"报怨以田德"等命题,篇幅所限不能一一详细道来。就对企业领导都个人而言,这些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