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札记
关于来访者:
他/她说的都是他/她意识到的东西,但咨询师要去想他/她所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是什么。比如内在冲突背后的积极意义可能是什么?家庭等外在的冲突反映了他/她怎样一种诉求?他/她没有意识到的自己或者家庭的一种存在的模式是什么?他/她没有意识到的他/她自身的一种行事风格和模式是什么?等等
【主动或者被动进入咨询室的人,他/她的问题和冲突不仅仅是因为絮絮叨叨地说,咨询师同感地倾听而得到解决。而是因为意识到了没有意识到的意义和希望、感情等等而得到解决的】
关于书和术,分歧和道:
(一)关于书和术
市面上比起之前是有了更多的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书籍,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之中。各种各样的流派的培训,引入也是愈来愈疾。国内各位做得好或不好,名气大或者不大的前辈,也都在找着属于自己的路子。
也有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专业,越来越多的取得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其他证书的人了……
不过,对初入行的或者想要学习的人来说,选择的增多,也就意味着目标的缺失和迷惑:不知道先读什么书,不知道去参加什么样的培训,不知道该去向哪位前辈学习……
有时候,看到有人本的训练,就急吼吼地跑去参加,有时候,看到萨提亚的、海灵格的、意象对话的、认知行为的、存在主义的,就会六神无主,不知道先拿哪个下手……
其实按照兴趣来会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是兴趣往往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那该看什么书?参加什么培训?学习哪个流派?
这要看你到底是什么目的来学习的了
如果是为了自己,想通过这个来了解点心理学的知识,对自己的工作有用或者是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那大可不必去了解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自己想涉猎的部分,选择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师就行了。
如果想要从业,可能就得多花点功夫。需要进行一个系统的学习,遵循一个基本的思路:
先打结构,铺基石。然后多实践,多走访,多学习,去找到或者整合出适用于自己的咨询理论和方法。
原因有下:
1.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其结构内容在一直传承,这些是一定要去了解的。比如去翻阅普通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的教材,你会发现,三十年前的教材,就已经形成了和现在的教材一样的结构体系。虽然内容上有所增删,但是研究的方向,整体的框架经过时间的筛选,这些结构已然成型,也是心理学发展的基石。需要去先打扎实。
2.很多人会说,心理学好像有点神秘,总会觉得好像有个武功秘籍一样,如果得到了,就能够一日千里,通晓世事。然后就会被洗脑,被诱导着去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最后发现舍本逐末,赔了时间和金钱。
作为一个严谨的心理学的体系,是不排斥新的理论和新的思想的。但是会要求实证性的一些东西,来确保这些理论和思想是的确有用的。因此,在选择参加什么样的培训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它是否真的对自己或者别人有用?不看宣传和名头,要让自己的体验来说话,来做出选择。
3.经过很让人觉得不爽的理论学习之后,有了基本的鉴别力后,要做到真正地可以去应用,需要脚踏实地地去实践,去学习,去去伪存真。受挫,失败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时间段,对非主流培训可以多留意,多观察,有助于自己的咨询风格的形成。
(二)关于分歧和道
文人相轻,相互看不顺眼。有些论坛,总会有那么一群桀骜不驯的“有知者”知道很多东西,比如理论,比如方法,国内的,国外的。然后拿这些东西,作为武器。相互攻击,并洋洋自得。但这样看起来除了得到心理上的一些满足外,貌似对真正的客户,那些来访者好像益处不大。
【君子和而不同,道不责术。在实践中,有用且无害,是做出选择的硬标准。】
关于意义
昨天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圣经上说:生命本来就是无意义的。
但是对每个人而言,生命是有意义的。那些支撑着我们活下去,走下去的东西,那种或许可以被称之为信念的非舶来品,是可以被称之为意义的。
关于生活:
每天一睁开眼,就会得到各种消息,好消息和坏消息总是五五分成。【要去面对,要去努力,要去化解,要不忘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