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做人跟管人是不同的——做人讲“应该”,即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于是不妨让泽尧先跟你讲“应该”——
(1)老板“应该”知道、并尊重员工「给多少钱做多少事」的心态,然后按照泽尧的“管人管小人”的法家思想,对员工的这种心理给于理解、尽量把钱的事情弄清楚——这正是绩效考核的意义所在
(2)员工“应该” 了解成功的秘诀、把「做多少事给多少钱」、“先做事、后谈钱”看成是被人接受的理由,然后按照老板所期望的、泽尧常常讲的“做人做君子”儒家思想去行为、做人,去赢得老板的认同。换句话讲,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大概你得“先做事后谈钱”比较容易被人接受、被人喜欢。这就是员工的“应该”——这也正是所谓“企业文化”所要做的事情。
2、管人跟做人是不同的——管人讲“做法”,即所谓“手段决定一切”,于是不妨让泽尧先跟你讲“做法”——
(1)、从员工“管理老板”的角度来看,一个不值得信任的老板,如果你按照“应该”去「做多少事给多少钱」、“先做事后谈钱”,则有可能最后拿不到钱,甚至遭受到“朱元璋杀元老”那样的结局。于是筹码在手——「给多少钱做多少事」、“先谈钱后做事”就显得很重要。
(2)、同样地,老板也会害怕员工是不值得信任的——「给多少钱做多少事」、“先给钱后做事”对老板也会有风险、员工工作打折、阳奉阴违、磨洋工怎么办?结果认为“打工心态”不能被接受。
3、如果双方都按照“应该”做事——双方都往前走一步,当然就可以“碰头”了!也就是泽尧所说的:“管人的管小人”——讲究管理的做法,遵循泽尧所谓“管理的刀尖就是责任和利益的精细化”、“管人管小人”的原则,不能指望员工“讲奉献”,然后努力做到「给多少钱做多少事」。另一方面,员工那边则尽量“做人的做君子”、讲奉献。然后,就会形成:一公一母、一公一私——管理者努力照顾员工“自私之心”,员工尽量打掉“自私之心”,二者的匹配就不会有问题了。——这就是泽尧《有效管理十八项技能》里面所说的“上下其手”的意思了。
4、上述所说的“双方都按照‘应该’去做”难免理想化,比较现实的做法是:
(1)主打(60-70%以上的时间精力):管理者在管理方法上努力导入绩效考核,“管人管小人”——理解、照顾员工“为利益而工作”的心态,尽量实现“责任和利益精细化”、“一份付出一分收获”、每一个贡献、每一个损失都要记账,遵循“因果报应”(按照泽尧的观念:“月报月报,那就是一个月报应一次”),让每一个人“为自己工作”
(2)辅助(30-40%以内):文化宣传、公司舆论上努力营造“奉献精神”、“做君子”、“八荣八耻”、“先进行性”之类。
(3)这就是所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同时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奉献精神、孝道、先做时候谈钱,都是上层建筑、属于“意识形态”,他们都是由现实的经济基础,即赏罚、激励机制决定的。管理的着力点,应该放在经济基础这边,才能实现有效管理,主次不要搞颠倒、本末不要弄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