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常人网

查看: 12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职场攻略] 微人脉?中国Linkedin?难于上青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22:3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微人脉上线已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了,此时此刻我们似乎能够更好的来谈一谈它。总的来看,微人脉从一开始的四处找人要邀请码,已经到了不知道登进去后到底能够做些什么的尴尬地步。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主要还是以下几点原因。
微人脉凭什么诞生?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能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上来解读。通过新浪第三季度发布的财报看,净营收1.54亿美元,而广告营收1.206亿美元,广告营收占了新浪整体收入的80%,可见新浪整体收入的单一。而与此同时,腾讯第三季度的网络广告业务也已达9450万美元,与新浪的差距也在逐步的缩小。
新浪如此再单纯的仅依靠于自己广告的收入,必死无疑。而微博无疑是新浪下一个辉煌的幻想。不管收费模式到底怎样,但至少在用户数和影响力上,新浪微博在国内是无人可及的。但规模并不能真正的带来与之相匹配的营收,所以新浪不得不在微博的基础上梦想LinkedIn模式,从而在微博海量数据的基础上,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职场社交平台。
但问题是中国真的存在职场社交吗?
微人脉为什么一开始那么火?
先说说我为什么会疯狂的去找人要邀请码。一方面是由于工作的关系,所以很想体验一把微人脉,去了解一下新浪的微人脉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另一方面是对产品尝鲜体验的惯性使然。但问题是微人脉到底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我想基本上没人知道,也没有人想知道。在初期加入的时候,更多只是以一种看客的身份加入其中,去围观一下罢了。
待热度冷却了,大家也就慢慢的散去了。
职场社交存在吗?
我现在微人脉共92位,实际上除了加为人脉这一操作外,我们是不存在任何互动的,更别说所谓的社交了。在这点上,微人脉与微博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的。微博至少能够产生较多的交互,即便这种交互很多时候是单方面的,比如我收听某人,然后看某人发的微博信息。但微人脉的话,除了加为人脉外,实在找不到其它的了。如果所谓的社交仅仅是互相加为人脉,那也太可悲了些。
另外,评价是个不错的东西。但虽然很多人会进行评价,但更多的其实是在“刷”评论,多为同事朋友之间,实在很难有什么参考的价值。再加上中国人向来都比较含蓄,在近乎实名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去客观的去评论对方。
推荐工作?难!
除了三大网站外,现在找工作还是集中于人才市场,以及熟人(现实生活中的)的推荐。而在微人脉上,多为同事或者同行。同事的话,推荐基本上是不可能存在的。而同行的话,基本上都是不认识的,而且是没有任何交互生成的,所以对方压根不知道你是猫还是狗,让对方去推荐就更难了。
所以如果新浪真的想利用微人脉去做职场招聘,我看没戏。
微博是娱乐的,职场社交是严肃的!
微博是偏娱乐的,而职场社交是严肃的。在微博上做招聘,感觉是新浪自身营收压力无比巨大的情况下的一个早产儿,势必是畸形的。在做产品方面它可以学习一下腾讯,看到了希望等待到了曙光下了金蛋后再进入,那才靠谱。
另外,腾讯之前的圈子惹了一些争议,或许也值得它去思考,隐私的问题。在人脉及产品挖掘方面,QQ圈子其实会是一个更好的产品。QQ虽然曾经是陌生人之间的天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逐渐了成了熟人之间的联系工具。而QQ圈子通过对QQ海量数据的分析,很容易就能够得出你的职场属性,从而更好的为你推荐你想要的职场信息。不过,腾讯向来是后发制人,不可能在还没有看到成功案例的情况下就贸然的进入到这个领域之中。
所以,就现在来看,在中国做职场社交,还真的有些早。其实新浪凭借自己海量的微博数据倒是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但他貌似太着急了一点,于是乎让这种很大的想象空间也在微人脉的上线之后逐渐的破灭。
在这种情况下,微人脉势必将成为新浪又一个产下的臭鸡蛋。只是现在还没有人把这个臭鸡蛋打开,一旦有一天有人把这个臭鸡蛋打开,那么离扔掉也就不远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常人(常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苏ICP备2021003978号-1  

GMT+8, 2025-1-4 18: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