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到不少来信、电话或登门造访,倾诉与上司关系的苦恼,寻求与处理好关系的方法。不谋而合,当时我硕士研究的成果也证实了离职因素中“与上司关系不融洽”是多年来排在首位的要因。也有不少学者和实践者探讨过改善的方法,但似乎成效并不显著。 我在这里想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培养补位意识,提高补位价值。 上司对下属不满意,无非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两个方面,态度或能力。有的人属于态度问题,这种情况还分两类,一类是原始意义上的态度问题,即下属不服上司,因而表现出不够尊重,不大配合,甚至在公众场合令他难堪;另一类是咱们所说的眼缘,即使下属对上司再毕恭毕敬,再支持,也会令他看不上,以态度问题给他扣帽子,其实多数属于个人偏见。 另一方面是能力问题,也分两类,一类是能力超过上司的预期,一类是能力低于上司要求。前者会比较不幸,因为很少有上司喜欢这样的下属,除非他具有足够宽广的胸怀。所以他们要不被卸掉所有铠甲,要不创造成人之美;好在这样的情况是少数。大多的情况则属于后者,能力不足,而这是困扰下属,甚至有时有些无能为力的源泉。 而当咱们静下心来分析,恐怕这一项是相对容易改观的。因为能力不足首先不会对上司造成威胁,其次不属于上司定义的态度问题,不会被全盘否定;而且,提高能力最受益的归根结底是自己,不无裨益,同时,也会被他人发现差异化价值,为自己的发展铺路。 这时有人会说,太难了,因为永远达不到上司的水平或他要求的水平,的确是,但我们可以找到全新的角度。试想,上司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一定有自己的短板,而互补又是最稳定的,所以利用能力的互补来取胜,不失为一个聪明的方法。它巧妙地避开了针尖对麦芒,也不让自己因为遥不可及而常有挫败感。 首先来讲,补位意识至关重要,有了补位意识,才能去发现补位的点,才能不断培养自己补位的能力,从而创造补位价值,得到认可。 能够补位的点其实很多,只看是不是愿意去发现并作出努力,因为每位上司的特点不同,短板各异。例如有的不擅长战略,有的缺乏大局观,有的不擅控制流程,有的不太愿意跟没眼缘的人沟通,有的暴脾气,有的粗心,有的不爱做文案,有的会议主持效率不高,甚至有的语言能力不好等等。 当然,也包括有的能力虽然很强,但是没时间做的情况,主要指一些琐碎的沟通、文案、例会安排、事项跟进等等,这些都是可以体现下属补位能力的地方。 提高补位意识的关键是换位思考和主动性,例如,上司回复他人邮件的时候,抄送给了下属,往往不仅仅是让他知道此事,而更重要的是看他是否能把后续的事情协助完成;只有良好的担当意识和主动性的人才能抓住这样的机会,发挥补位能力,创造补位价值。如果上司没时间或忽略的事、甚至不愿意去做的事,下属也同样,那是无法体现补位价值的。当然,还有的人会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即便看到也不行动,那么,就不具备补位能力,也不具备补位价值,从而很难得到更多的认可,以及职业生涯的飞速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