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阳光的80后女孩孙萌婷,他是身患白血病的2岁男孩;她在常州,他远在新西兰因为一场跨国救助,两个从未谋面的人成为“生死之交”
常州女孩孙萌婷捐出造血干细胞,要让这名2岁男孩重获新生
她将成为我市首位向国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本报讯 一个是常州的80后女孩,一个是新西兰身患白血病的2岁男孩,两个相隔万里,从未见面的人,因为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了“生死之交”。捐献者孙萌婷说,这是生命的缘分。
2月4日,常州女孩孙萌婷将前往北京空军总医院采集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些“生命的种子”会被立即空运至新西兰,让那位2岁的男孩重获新生。昨天上午,市红十字会为孙萌婷举行了欢送仪式。如果此次捐献能够成功,孙萌婷将成为我市第一位向国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第9次无偿献血时,她做出了一个决定
眼前的孙萌婷戴着眼镜,斯斯文文,长相普通,但一笑起来,很有感染力。1980年出生的她和大多数80后女孩一样,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常州,在一家公司找了份财务的工作,因为工作踏实勤奋,连续5年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
工作之余,她也会继续保持大学里养成的习惯,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去街头无偿献血。至今她已无偿献血12次。
她33年的人生,一路顺风顺水,却也一路平平淡淡。如果非要找出些特别的经历,也许就是她第9次无偿献血时的一个决定。
孙萌婷记得很清楚,那天是2010年10月10日,传说中的“十全十美日”,她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行列。
当时只是一个偶然的决定,没想到竟然真的配型成功,而且还是一次跨国救助。不仅如此,她还将成为常州第一位向国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相隔几万公里都能配型成功,她说这是缘分
2012年8月初,中华骨髓库通知我市红十字会,新西兰一位患白血病的2岁男孩,在新西兰没找到适合做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匹配捐献者,新西兰红十字会向中华骨髓库求援。经检索,常州市捐献志愿者孙萌婷的造血干细胞与患儿匹配。
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立即与孙萌婷联系。在电话里,工作人员让她先回家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但孙萌婷说,不用,能配上型多难啊,她愿意。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非血缘关系的配型相合率仅为四百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业内一直用“万里挑一”来形容配型过程。而孙萌婷居然和一位远在新西兰的2岁小男孩配型相合,用她的话来说“这是生命的缘分”。
当时就没有犹豫过么?孙萌婷说,“毕竟是救一条生命,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既然轮到了我,我就应该上。”
9月,中华骨髓库再次采集孙萌婷的血样,与那个患儿的血样进行高分辨配型检测,确认适合捐献。
市红十字会领导担心孙萌婷的父母会像许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父母一样,不同意女儿捐献,专门到孙萌婷家准备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没想到这对普通退休工人非常支持女儿的善举,对女儿说:“这是救人的好事,你自己决定的事自己作主,我们支持你。”原来,孙萌婷的父母都是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她父亲也参加过无偿献血。
孙萌婷供职的江苏丰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领导也十分赞赏她的善举,不仅给予她慰问金,还号召全体员工向她学习,积极参与支持社会公益事业。
希望用自己真实的捐献经历,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 据市红十字会介绍,我国有400多万白血病患者,每年有3万多名白血病患者死亡,其中一半以上是花季青少年。目前,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的最有效治疗手段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我市填表报名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已超过1万人,其中20人已成功捐献,孙萌婷将是我市第21位捐出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孙萌婷听说有些志愿者配型成功后临捐反悔,拒绝捐献,就说,希望报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越来越多,但报名加入这个队伍前应深思熟虑,一旦配型成功,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捐献,不能退却,不然会伤了病人的心。
难道你就一点都没有担心害怕过吗?孙萌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其实刚开始没想过,但后来被人说得有点怕。有人得知她要去捐献造血干细胞,纷纷劝她要慎重。“要抽骨髓,会很痛的!”
她就跟人解释,现在捐献造血干细胞,不用抽骨髓,就跟献血一样,只是时间长一些。
别人又说,“献那么多血,伤身体!”
听得多了,她的心里难免有些打鼓,就上网找这方面的资料,加入了一个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QQ群。正好,群里有个网友刚刚捐献成功。孙萌婷向他了解捐献的过程和感受。
听得越多,就越坚定捐献的决心。孙萌婷说,其实很多人还是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存在误解,她希望自己有了真实经验,可以现身说法,鼓励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中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