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百余家网站转载本报《大学生百万富翁9门课不及格》报道,商场上的“冠军”、学业上的“败军”——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大四学生呼维彬成了众多网友热议的对象。(4月12日《长江日报》)
“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2000年因干上杀猪一行而闻名的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昨天站上母校的讲台,说完这第一句话,几乎哽咽。(4月12日新京报)
一个是9门课不及格的学业“失败者”,还未毕业就搞创业,卖水起家转身成了百万富翁,人生很是得意;一个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优等生,毕业以后因分配不理想丢掉了工作,被迫“跳海”经商卖起了猪肉,他认为自己是反面教材给母校丢了人。两个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两个人都是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自认的成功和失败里,两个人却都未能学有所用。
曾几何时,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天之骄子、时代的宠儿被人们所敬仰和崇拜。时至今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随处可见,国企员工、政府公务员、环卫清洁工、个体工商户等不一而足。但这其中又有多少人能够正真地按着自己所学专业进行就业?在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得不为了生存而放弃专业和梦想,将学到的专业知识搁置一边,选择了不对口的岗位进行就业或是自主创业。
每一名大学生的培养都是教育呕心沥血的创作,从中考、高考不断筛选,再到大学堂里的高等教育,所花费的财力、消耗的精力都是难以统计的,下了这么大的功夫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却不能学有所用,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之殇。
未能够按着所学专业就业,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不利于大学生在其他领域的发展,没有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工作起来难以得心应手,更难创造佳绩。这肯定不是大学生自己想要的结果,更不会是中国教育的希望,教育当是根据社会需要通过专业培养为各行各业输送所需的人才,从陆步轩和呼维彬的发展来看,显然他们都已经偏离了专业轨道。只不过一个是被动脱离,一个是主动逃脱,这都与当前大学生的教育和就业形势有关。
大学生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表明,当下大学生已经产能过剩。几乎每一名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学子都想在自己所学的专业上成就一番大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和机会。因个人综合素质不同,岗位基数却是一定的,能者居之,剩下的只能另谋出路。
与大学生产能过剩不同的是,当下技术工人却十分短缺,一些中等专业院校出来的毕业生更好就业,并且能够充分发挥特长,快速适应岗位需求,成长路线也比较鲜明,甚至收入比刚毕业的大学生还要高。
两者之间的供需矛盾的对比,就是当前中国教育要反思的问题。虽然陆步轩和呼维彬都未能学有所用,但还不能证明“读书无用论”。没有学堂里的知识作为基础,他们也未必能在现在的岗位上做得风生水起,我们不必过分纠结于他们的成功和失败。如何在合适的学习阶段,将合适的毕业生,分流引渡到适合他们的学历专业上,平衡各种毕业生岗位和就业之间的供需矛盾,这是当今教育真正要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