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时间,正是应届毕业生们奔赴各种招聘会的黄金时期。刚参加完招聘会回来的建筑系环境艺术专业应届毕业生王蕊发现,自己立志去的设计院或规划所要么不招人,要么招聘的条件卡得很死:只要男生。“倒退几年,那时候城市规划没有现在这么成熟,很多地方都需要重新设计和建设,但现在大多老地方已经重建,需要设计院、规划所干的项目就会相应减少,这样工作岗位就会相应减少,但是学这个专业的人却越来越多。而且我从性别上就输了。”
采访中,一些毕业生表示和王蕊有类似的遭遇。历史专业应届毕业生孙振,在屡遭求职打击之后,前段时间终于在一家保险公司找到了工作,负责电话销售保险。
起薪降至2000元 女生机会仍然少
薪金待遇、发展空间、办公环境、福利保障等都是同学们对于理想工作的描述,但能找到这样的工作,并不容易。一名应届毕业生在微博中写道——我跟师哥师姐说毕业月薪希望达到2000元,他们感到非常吃惊。原来两年前本科毕业的时候,他们专业里成绩最差的底薪都有3000元……就业压力下,应届毕业生们正在降低要求。除了薪金待遇,还有是否专业对口。
2012年一项调查数据显示,18%的应届毕业生找到了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近六成同学的工作与专业并不相关。
一半去考研三分之一被录取 还有一部分去考公务员
记者了解到,2013年本市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近7万人,今年有40402名毕业生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一名应届毕业生告诉记者,让他决定考研的关键性因素在于:大部分国企和事业单位明文规定的招聘对象仅限名校研究生。
尽管研究生报考的人数持续增长,但最终也只有约三分之一的考生会被录取。今年参加了医药制剂专业研究生考试的张峰,考研成绩没有达到国家线标准。他说这个结果打乱了规划。“我是学文科的,却考了自己喜欢的理科专业。不考研的同学在去年11、12月校园招聘会就开始找工作了,我那时候专心复习,没有关注这些,现在才发现最近的校园招聘会比那时少了很多。”
除了到各个企业去应聘,还有一大部分毕业生参加了公务员考试。据统计,今年天津报考公务员的录取率大约为2.6%.小祥是这次考试的幸运儿,即将从新闻专业毕业的他顺利通过了公务员考试。谈到报考公务员的原因,小祥说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以同学们的就业情况来看,还没有一个人进入媒体。与其承受心理落差,不如去试试考公务员,没准能收获一个更稳定的工作,结果没想到真的考上了,我考上的这个职位平时也需要做调查和统计,勉勉强强算是和专业沾一点儿边,总的来说还是挺开心的。”对于公务员考试,大部分应届毕业生还是抱着“重在参与”的理念,还有一部分更是“打酱油”,仅仅报了名,连考场都没进。
三个应届生的毕业选择
执着型:上班一天后选择离职 是为了更接近梦想
“昨天是我上班的第一天,但今天我就离职了。”这是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历史专业应届毕业生吴光林4月18日的一条qq空间的状态。今年4月初他回到福建老家,之前在网上投出的几份简历有了回复,这次回去一方面是面试,另一方面也是选择单位,他已经做好了随时上班的准备。“那几天说来都挺顺利的,感觉不错。”这几家公司在新人培训期间工资差距不大,很快光林的心里就有了结果,留在一家公司做管理培训。本以为在哪个单位做这个工作,内容都大同小异,决定离职也是从第一天开始。“那家公司偏向研发类的工作,感觉和自身特点不符。做了一天下来,没有任何的激情可言。”于是他坚定辞职,没有任何犹豫。光林总认为是好事多磨,他说这次的离职也在磨炼着自己的耐心。同一天里,他在另一家公司进入了“三面”,这也是从2号接到通知光林就开始准备的一场面试,但心里一直没底。“也许那份工作的离职也让我更加接近自己的目标吧。我不知道失去了是否会更好,但我知道我不后悔我的选择。”他这样形容当天的心情。
光林现在的工作是在一家培训机构担任管培,从第一场面试和老总谈了近一个小时的“感觉不错”,到“二面”聊了不到十分钟“表现不满意”,“三面”和副总谈半个多小时“总体感觉不错”,他说有心的人总会被眷顾,第二天等到结果,算是尘埃落定了。
现实型:先就业再择业 第一份工作可以当跳板
这段时间一直忙着找工作的天津大学应届毕业生丁成,最近终于收获到了战果:在一家银行负责资源管理。回顾这几个月来的招聘会拼杀,他自言经验教训不少,最关键的还是要把握好时机。“你看我的同学要么出国了,要么考研了,直接去找工作的并不多。我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原本也打算考研的,但3月份成绩下来的时候连面试都没进,只能转换一个身份,赶紧去找工作了。”
用丁成的话说,也就是从那开始,他开始变得务实起来。首先把生活重心都放在找工作上,没有选择撒网式投简历,而是分析了自己性格能力和招聘岗位的描述之后,筛选出比较靠谱的岗位投简历。“其实说实话,现在这份工作跟我预期的也有一些差距。我想干跟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但文科生就是这样,真是不好找,同学也基本都是在私企和外企上班,很少有跟文字挂边儿的。”小丁坦言,他现在越来越理解“先就业再择业”这句话的道理,“我觉得应届毕业生应该先找到一份工作过渡,稳定下来之后,再考虑是否要回归到自己的专业上。”
学习型:“尖子生”保研不容易 要踏实也要规划
同样来自天津大学的小马学的是工业设计,从大三就开始跟着导师做项目,大学的几年时间里她把很多精力都放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创新比赛里,学习上更是班上的“尖子生”。在朋友眼中,她顺理成章拿到保送研究生的名额,自然不用体会别人抱着简历四处求职的压力。也有人一心想考外校的研究生,但小马觉得无论学校多好还是要靠自己,正好有这样的机会,她想反正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决定留在学校里。
“我们不像文科生那样背的东西那么多,但做成一个项目也不轻松,用到很多跨专业的名词要自己去查,难度就在于每一个步骤都很细致、很具体。”去年她还在忙着组创新队伍,为了把社团里的人拧成一股劲儿做着各种培训,转眼今年九月份就要报到了。小马称被保研的同学里也有人说没动力状态差,但大多数人都比以前更认真了,因为在她的脑子里“读研和工作没什么区别,只是做的事情不一样”。小马已经在为自己的研究寻找新的方向了:“可能会把专业当成商业去经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