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来这里3年不到,就已‘送走’两名年过70岁的在职乡村医生,这支队伍早就青黄不接了……”刘尖兵说这话时,心情有些沉重。
刘尖兵是金坛市直溪中心卫生院院长。让刘尖兵转忧为喜的是,金坛市正在实施定向培养农村医学专业人才计划。他说:“乡村医生急需补充新鲜血液,能争取到省里这么多委培指标,真是太及时了!”
村民们非常需要他们
直溪镇西溪村乡村医生周锁洪,今年已70岁,从1969年创办农村合作医疗起,他就在村卫生室工作,只不过那时的称呼是“赤脚医生”。
“其实,上了年纪的人还是叫我们赤脚医生,我们也听习惯了。我们村卫生室,在金坛一直是小有名气的。”周锁洪一头白发但精神依然很好,他说,“我的年龄还不算最大,邻近井庄村的吴生信,还要大我两岁呢。”
西溪村卫生室,还有57岁的陈慧兰和44岁的朱月琴两名乡村医生。兼任过村妇女主任的陈慧兰快言快语:“不要说老周,就连我也该在家休息了,但村民需要我们,我们对这份工作也有感情。”
在这里看到,不断有村民前来卫生室看病、取药、治疗。
“我每天都要接待20多个病人,以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比如为腰腿疼痛病人推拿、针灸一次收2元,新农保补助8元。而到镇卫生院,可能要花费30-60元。”周锁洪说,这些年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做得好,农民发病率至少下降了30%。
15年没进一名乡村医生
上世纪80年代,金坛合作医疗扬名全国,中坚力量正是这些由赤脚医生转身为乡村医生的最基层的医务人员。
如今,他们都已老了。直溪中心卫生院所辖10个村卫生室的26名乡村医生,达到和超过60岁的占了70%。
“自1998年起,全市已有84名乡村医生因身体原因退岗,15年却没有新进1个人。”据金坛市卫生局妇基科科长吕俊介绍,该市106个规范村卫生室,共有在职乡村医生364名,平均年龄55岁,其中,已到退岗年龄的还有90人。
2002年,茅山老区原茅麓镇所有村卫生室曾一度解散,主要就是乡村医生年龄老化所致。乡村医生只退不进,与其待遇长期偏低也有很大关系。在2010年3月1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之前,乡村医生收入主要来源为“三费一差”(号诊费、注射费、出诊费、药价差),年人均报酬2.2万元。
这几年医改步伐加快,增添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几项财政补助,乡村医生收入逐年提高,平均达到了3.2万元,最多的近5万元。
两届定向培养110名乡村医生
相比年龄老化,乡村医生的知识短缺、能力不足也显而易见。一份统计数据表明,该市在职的乡村医生中,139人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38%;121人取得乡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只占33%。
村卫生室是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最基层的服务机构,乡村医生则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力队员,假如网底不牢、力量不强,将直接影响新医改推进中的农村卫生、农民健康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鉴于此,金坛市一直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获知省卫生厅正在苏北几所卫校实施农村专业人才委培计划信息后,经多方努力,该市争取到连续两年共定向培养110人的指标。该市卫生局与录取学生签订委培协议书,承诺为按期完成学业取得毕业证的学生提供村卫生室工作岗位。
今明两年,该市卫生局委托徐州市钟吾卫校分别招收55名金坛籍中考考生。尽管无事业编制,但4年学费全免并均能享受国家助学金3000元的条件,今年还是吸引了许多学生报名,其中不乏可以上普高的考生。
金坛市三中毕业生李娜,分数本达到了普高分数线,但她觉得做乡村医生有保障,也适合女孩子,就毅然作出了决定。金坛开发区泗庄村村民王建平,觉得处在农村总离不开乡村医生,非常支持儿子王林伟今后从事这项工作。
“虽然现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实行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但乡村医生的作用无法替代。通过适当竞争和合理提高乡村医生待遇,使在职和新进的乡村医生用得上、留得住,肯定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刘尖兵说,这是他和很多人的共同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