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常人网

查看: 6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简历”求职“一鸣惊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23:4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下,“微简历”正悄然流行,成为今年求职者的新名片。在各大网站的微博里,数万条“微简历”在等待着慧眼识英才的用人企业。“微简历”因省时且零成本,得到了网友的追捧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微简历”正流行

    随着微博的普及,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一种新颖的简历形式“微简历”正在网络迅速流行。相对跑招聘会、网投简历这些传统求职方式,在微博中用简短的140个字介绍自己、展示自己,试图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如此精炼的文字比正规的简历还要考究功力。

    目前,“微简历”已从好玩发展到了实用。求职者在140字以内打造一份个人介绍吸引考官,而且还可加载图片、链接详尽经历,助求职一臂之力。

    “爱运动,得过院校足球赛冠军,完成了川藏骑行之旅,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爱阅读,喜欢小说、诗歌、传记,希望通过不断的阅读来丰富自我……希望你们能发现我的不平凡。”在短短的140字之内,“微简历”的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展现营销自己的能力,用充满热情的文字吸引招聘方喜欢,达到了投递简历求职的实际作用。

    名企“微招聘”招募精英

    “精彩人生,由此展开!现诚招"餐厅储备经理".如果你是有理想、有抱负,充满激情,富有活力的在校大学生,具有团队精神和领导意愿,赶快发送微简历,你就有可能进入我公司参加为期一周的职场体验,提前规划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机会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餐厅经理!”近日,某知名大型餐饮企业正通过某网站微博开展“微招聘”活动,招募餐厅储备经理。

    目前,“微招聘”与“微简历”作为一种新兴的招聘求职方式颇受“80后”、“90后”求职者的青睐。相对于传统的求职,微博求职更加直接,也更加简单。“微博”一下企业老总,就能直接和老总“面对面”,告诉他“我要求职”。“发个微简历,一半是好玩,一半是碰碰运气,求职不成功也不用尴尬,还可省去前往面试的费用。”网友“天行者”这样表示。

    据了解,微博招聘主要集中在IT、金融、房地产、传媒等行业。相关网络调查显示,有31.6%的企业HR接触并尝试过微博招聘。对此,这家餐饮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采用“微简历”的方式,也是顺应潮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才走进企业,了解企业。

    “微简历”者多现实求职受挫

    记者采访多名“微简历”求职者发现,很多人都是现实求职受挫的。“微简历”求职方式不仅可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简明的“微简历”,也可让招聘单位用最短时间了解求职者。这一点让“微简历”变得真实可行。

    “只要加了关注,需要的招聘信息就会随时链接给你,又快又直接。”相较于以往参加招聘会,或者自己搜索上网找岗位、投简历,应届毕业生“蓝莓红人”认为微博求职更为方便,“不过,要在140个字内将自己性格和特长概括完整,还要引起企业关注,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正因如此,“微简历”风格五花八门,坦诚型的着重介绍自己的工作背景和性格,幽默型的更看重文笔的风趣,还有别出心裁型的将当前的网络热词都用到简历中,希望借此在众多微博中“一鸣惊人”。

    “微简历”应做链接

    微博找工作虽然快捷,但成功几率有多少?记者对多名发布了“微简历”的求职者进行调查,发现获得面试机会并求职成功的并不多。不少发布了“微简历”的求职者也认为,140字确实很难展示自身实力,再加上微博求职还算新鲜事物,招聘双方需要观望和一定时间磨合。

    哈市中高级人才市场专家表示,微博发简历虽然便捷而且紧跟流行,但毕竟每条微博信息量有限,因此求职者还是要对正式简历多加打磨,或做一个关于自己详细简历的链接。此外,随着微博招聘信息与日俱增,但信息来源缺少必要的监管,求职者筛选信息时应尽量选择有信誉的企业或者是微博里V字认证的大企业,避免掉进招聘陷阱。

    诚信是微博求职和招聘的关键

    微博被用来求职和招聘,既方便了用人单位,也方便了求职者,那么,“微简历”、“微招聘”将来能否成为一种主流的招聘方式?

    对此,哈市中高级人才市场专家认为,一方面对应聘者来说,存在一个诚信的问题,应聘是一个很困难的事,同时也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应聘者只要把自己所谓的硬件标准,比如说学校、学历,实践标准、实践经验等这些非常硬梆梆的指标体现出来,140个字未必能够包容,而且即使体现出来还有取证认证的问题,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这对于应聘者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同时,很多企业的官方微博发出招聘的信息,这里需要提醒这些企业和机构的是,要对应聘者负起责任来,要抱着一个负责任的态度发布招聘信息,因为很多人看到“微招聘”了,就花了很大的精力投了很多的“微简历”,但如果招聘企业仅是出于公关宣传的目的,没有对应聘者的资料、个人信息进行妥善保管的话,那么会给“微简历”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常人(常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苏ICP备2021003978号-1  

GMT+8, 2024-11-16 07:2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